返回第九章:峨嵋(第1/2页)  穿越诸天的死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川峨眉自古有“天下秀”的美誉,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位列第七,在峨眉山志里,峨眉派开山师祖乃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大名鼎鼎的通臂拳就是这位大佬传下来的!

    在正史上,峨眉是华夏正儿八经的武术发源地之一,有天下武功出峨眉的说法,至于后来天下武功出少林则是在少林寺那部电影出名之后才变更的。

    而在金老爷子的笔下,这个一群大老爷们的峨眉派却硬生生变成了一个女子门派

    话说那襄阳郭大侠的膝下有一子二女,小女儿郭襄行事纵性,与外祖黄药师相类,遂有「小东邪」之称。十五岁时过黄河风陵渡口偶识神雕大侠杨过,从此芳心可可,独属其人。杨过在她十六岁生日上率江湖群豪以贺,其后杨过与小龙女重逢,并在第三次「华山论剑」后与众人在华山分别,从此郭襄开始了她在江湖中寻找杨过的旅程。

    正所谓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咱那郭襄师祖青春年少,家学渊源本是大好前途,但就是头硬似铁,非就一门心思认准了那独臂男,对为其守寡百年的张牛鼻视而不见。

    结果找到了四十岁自己人老珠黄这才恍然大悟,但奈何青春已逝,又看不上同样也成了老头子的张三丰,干脆便出家为尼,并以当年在少林寺偷学到的九阳功为根基,开创了继灵鹫宫和古墓派之外第三个女子门派:「峨眉派」!

    悠悠百年,峨嵋传教至今已过三代,其教内弟子数百,声势日渐壮大,并列武林正道六大派之一。

    此时正值腊月寒冬,峨嵋山上下皆一片银装素裹,金鼎之上,初阳未升,一群素衣女子便早早在此打桩练功。

    这峨嵋山顶海拔甚高,一到冬天比寻常平地更为寒冷,但这一群素衣女子衣着单薄却并不见畏手畏脚之态,一个个站桩笔直,吐气如箭,身上还隐隐冒着白气,将飘落的雪花蒸发,显然都有着相当扎实的内功基础。

    华藏寺门前,一黑衣道姑负手而立,望着百余名打桩的弟子,面如严霜,目光凌厉,一人的气势将百余名弟子压得死死的,让众弟子皆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疲懒。

    但唯有一人例外

    在众多女弟子中,一个不起眼的边缘角落里,有一个大约十来岁左右,生的浑圆,还裹着厚厚的棉袄的小胖丫头。

    小丫头下半身桩站得像模像样,但上半身一颗脑袋却歪到了一旁,活像一棵歪脖子树。

    黑衣道姑漫步巡视着弟子练功状态,见一个个功底扎实c态度端正,凌厉的目光不由得微微缓和,稍稍露出一丝欣慰。

    自寻回倚天剑之后,峨嵋在她的经营下慢慢走向正轨,江湖声望越来越大,这几年陆陆续续有不少武林世家将女儿送来峨嵋学艺。

    所谓穷文富武,世家的女儿从小吃得好,底子也打得好,而且大多从小就练过桩功,练起武来事半功倍,比早些年她收养的那些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孤女要好教得多。

    唯独遗憾的是并没有资质特别出众可继她衣钵的弟子

    以前有,那孩子叫纪晓芙,是她最看重的弟子,虽然心性有些软弱不够果决,但资质确实上佳,原本是她心中内定的未来掌门人。

    但可惜

    摇了摇头,将那些糟心事甩之脑后她又看向了后排最新招来的一批弟子,四代弟子中,出了家的静字辈弟子皆都资质平平,静玄在众弟子中武功最高,但也只是因为她最为年长而已。

    而俗家弟子中属丁敏君资质最好,贝锦仪次之,前者心性刻薄c无容人之量,断不是掌门佳选,后者么心性倒还行,懂隐忍c知进退又很聪明,虽少了几分锐气,倒也守成有余。

    可资质委实过于平凡,要将峨嵋交到她手里,灭绝心里又有些不甘心

    她一心光大峨嵋,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