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七章 范小伍的定盘星(下)(第1/2页)  神隐小面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嫂子,昨天的牛肉有问题吗?我可是分文没收……”

    ”大兄弟你想到哪里去了!听说你要收摊回家了,我怕晚找到你就来不及了!”

    中年大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话语急促中能听出找到小伍的惊喜。范小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嫂不善言辞。说了半天好歹算是把来意讲清楚了。

    原来大嫂一家两口子确是本地国营毛巾厂下岗职工。厂子彻底破产后,连下岗工资都没了。街道安排了再就业,如今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

    大嫂一家两口子都是回族。众所周知,牛肉是回民兄弟依赖度非常高的副食品。因此对牛肉的品质特别看重。

    江城的回民平日都去清真寺附近买放心牛肉。昨日孩子闹着要吃,大嫂又发现小伍的牛肉质量扎实过硬,这才破例在菜场买。

    话说大嫂子当晚买肉回家。照着小伍的嘱咐配好了卤料。小伍卖的牛肉放血很干净,清水里稍微泡一会儿,即可放入沸腾的卤水炖煮。两个小时后,楼道里清香四溢。

    大嫂子揭开锅盖,用筷子戳了戳卤牛腱子,熟透了九分半,硬度刚好。自然在卤汤里晾亮后刚好十分熟。

    捞起切片,五斤牛腱子煮完后其实并不算很多。大嫂两口子各自尝了一片,留下一半给孩子。另外一半,大嫂子用大碗装好了。送去了对面邻居家。

    原来大嫂子家对门住着一个可敬的老者。江城市清真寺唯一的大阿訇,今年70岁高龄。这大阿訇是回民圈子里对主持清真寺教务者的尊称,有师长的含义。

    大阿訇平日里对大嫂子一家极照顾。不但自己慷慨解囊,还经常发动教门内的回民朋友帮助两口子。知恩图报是世上所有善良民族的美德。今日大嫂子觉得这牛肉比大清真寺买来的都好吃,故此特意留了一半送来……

    三天后,范小伍卖牛肉的门市摊位重新挂起了招牌。范小伍比平日里忙碌了很多。从清真寺的大阿訇那里得知,近日里教门群众频频投诉从大清真寺附近买的牛肉质量越来越差。市里最大的清真餐馆老板也来阿訇处抱怨牛肉品质下降的太快!

    大阿訇向小伍了解了牛肉的产地货源后,决定断了与现有牛贩子子的合作。大清真寺牛肉档直接向小伍家预定生牛。市区里几乎所有牛羊肉大餐馆都在阿訇的推荐下和小伍签订了常年供货合同。

    与此同时,小伍中菜市的生意也日渐红火。原先小伍拿货量少,零星拿货成本极高。如今订单广了,直接从家乡原产地拿生牛。规模优势明显,成本大幅下降。注册的“小伍牛肉”品牌,也在江城打出了质量口碑!

    两年后,小伍成了中菜市最大的牛肉批发门市。雇佣了不少跑腿伙计,唯一不变的是小伍只要有空,仍坚持在零售摊档守着。如今菜市场管理秩序也规范多了。菜市场门口就设置了电子公平秤。

    小伍却始终坚持用那一杆老称!老主顾都劝他换电子秤省事。小伍就一句话:“握着这杆老称心里踏实!过我手的牛肉,少一两陪十斤!“

    渐渐地,小伍发现一件蹊跷的事情。年深日久,天天磨损,秤杆被摩擦的通体乌黑发亮。可是老秤杆上日渐模糊的秤星花,近日里却一颗颗日渐清晰,放出金灿灿的光辉。定盘星尤其熠熠生辉,黑夜挂在屋子里,十六颗星花灿烂。如北斗悬于九天!

    十年后,之江省最大的有机食品加工厂“小伍集团”剪彩的日子。省市领导都来了不少!

    和一般民营企业家的办公室不同,小伍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里没有摆风水屏风,泰山石敢当,更没有关公财神。墙上挂一副水墨人物立轴“陶朱公范蠡立像“。这杆老秤与秤砣被挂在办公桌对面的墙上。

    当天夜里,小伍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给自己起了一壶茶,闭目养神间回忆十年来的酸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