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3、漫咖啡(第1/2页)  不惑四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生活,就像一场戏,你方唱罢,我登场。

    初中的同学方才聚过,高中的同学又找小威,深圳的同学来北京,要组织当年画室一起学画的同学们聚一聚。

    这也是不能推辞的,当年一个画室一起学画的同学们,怎么说也可以算是一个“战壕”里爬出来的啊,得见。

    聚会地点约在了漫咖啡,崇文门店。

    崇文门原属于崇文区。北京二环以内,原来共分为四个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二零一零年,国家调整首都核心区功能时,做出了行政区域的调整,把原来的崇文区和宣武区分别并入东城区和西城区,取消了崇文区和宣武区的称谓。

    此政策一出,整个北京民众一片哗然。民众并不是对行政区划分或者合并有什么不满,而是对取消了有很有文化内涵的古地名颇有微词。大家一致认为崇文、宣武远比东、西城更有文化,有历史,甚至有人发文戏称:不崇文,不宣武,只剩东西。

    其实崇文区和宣武区也未必有多久远的历史,只是清朝时候的称呼。但听上去,给人的感觉的确是比东西更有内涵一些。

    古代,皇城一直都有左文右武的讲究。老北京城坐北朝南,东边的门叫崇文门,西边的门叫宣武门,而皇家紫禁城里,东边有文华殿,西边则有武英殿。

    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崇文门并不叫崇文门,而叫哈德门,宣武门也不叫宣武门,而叫顺治门。

    在明代,城内并不分区,而分为若干坊,到了清代顺治帝的时候,改称城,分东、南、西、北、中城,到了光绪帝,才分区,而那是的区,是按巡警分的警区。

    至此以后,到辛亥革命以后,以及民国时期,京城都是按区划分,称为一区、二区、三区……

    建国后,京城又经过一番整顿,慢慢合并了原来的一二十个区,合并成十二个区,再到后来合并成九个区。

    而宣武区,是由原来的外一区、外二区和外四区合并而来,崇文区,则主要是第七区和第九区的合并而来。

    聚会地点订在漫咖啡,是一位在百度工作的女同学定的。

    对于宅了几年的小威来说,并没有想过为什么订的是漫咖啡,甚至连漫咖啡是什么都不没有听说过,但从名字看,想必是和咖啡有关的场所了。

    但最有名,有逼格的咖啡店不应该是星巴克么?曾经一度,谁若手里拿着一杯星巴克穿街而过,那都会是一种无需言说的炫耀。

    等到了漫咖啡,小威看到漫咖啡里宽敞的空间,偌大的沙发,舒适的环境,小威突然懂了,漫咖啡相比星巴克,的确更适合同学聚会。

    同学们陆续到来,当然不能是画室的所有同学,到场的一共也不足十人,但是当年画室一共也就十几个同学,如今竟能有这么多同学在北京,并且到场,已经是很意外的事了。

    到场的同学一致点赞百度工作的女生地点选的好。女生含笑:“近几年漫咖啡挺火的,老美的星巴克早过时了,漫咖啡则属于韩系。漫咖啡和星巴克的经营理念不同,星巴克鼓励人们打包带走,漫咖啡主张人们坐下来慢慢喝。我经常办公的时候不在办公室,而是抱着电脑下楼来漫咖啡,一坐一天。”

    “那你工作也太爽了!百度还能有这么轻松的工作?”

    “哪里轻松了,我只不过是看上去时间相对宽松,但每天都有必须要完成的文案任务。”

    “你们百度还招人不?给我也介绍个职位呗。”博博开玩笑的问。

    “现在很少招人了。”

    “你太行了!都能混到百度总部去,厉害啊。”

    “我那是去的早,当时谁知道百度能做这么大啊!我是属于跟百度一起成长。你当编辑当的好好的,怎么不想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