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 童年(第1/2页)  我的慢穿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说这时候文化人还是很受尊重的,作家这个名头就让李沛受益不已,更别说出版的几部小说中,确实有那么一两部还是很具影响力的~~~

    两人天南地北扯了一通,何佳这小姑娘虽然早早地离开家在外求学,性格十分独立,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强,但在李沛这个官场里打滚的人来说,不动声色地就把何佳的底摸了个透。

    何佳爸妈是在特殊年代下放到鹤膝的,因为专业对口,就一直在矿上工作,何佳就出生于鹤膝!

    还有一个哥哥何华,比何佳大六岁,那时候怕农村条件不好,就没把四岁的老大带下去,结果分到矿上,还是技术工,那年头煤矿的待遇可是以前在省城当老师,还出过国,但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大活动刚开始不久被打倒了,受了不少罪,幸好有几个学生下大力气保了他,以下放的名义把他弄到边境小城的矿上来教书。

    矿上知道他的底细,怕孩子们挑刺,说是问题老师,又怕没法和拜托这事的那几个学生交代,毕竟那几个学生就算在现在的冲击中,也稳坐泰山,可不是一般人物啊!

    算了,把他搞去教体育吧,谁不会教体育啊?

    带着孩子们做做准备活动,让后就可以放马了,不费心,还清闲,照常领工资。

    就这么着,冯老头在矿上当了四五年的体育老师。

    这年头再怎么傻大胆的人都被弄成惊弓之鸟了,本来也不想惹什么麻烦,但何佳确实是个好苗子,不好好系统训练,过了这两年就浪费了。

    老人家快六十了,但能在那样的冲击中还能坚持下来的,都保持着一份赤子之心。

    思虑再三,最终遵从于自己的良心,老爷子私下里找何佳爸妈说起这个话题。

    何佳爸妈当然同意,大家都是下放的人,也没谁看不起谁,能让孩子跟着学,就算最后没成才,总比自己瞎鼓捣强吧。

    于是两兄妹每天早上比往常早起两小时,跟着冯老师进行系统训练。

    何华毕竟年纪大了,都十三四岁了,时间已经浪费了,只能在旁边打打酱油,随着学习压力逐渐增大,渐渐地也就不去了,只有何佳一直坚持。

    就这么着,跟着冯老师一路搞短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每一年的运动会上,何佳必定要捧个短跑第一名回家,后来又加入了校体操队,经选拔去了市队。

    冯老师可不仅仅是会搞体育,少时家境极好。

    父辈跟着张作霖一起打江山,大帅死后,虽然跟着张学良入关,但因为看不过意少帅的很多做法,拉拔着一拨人又回到了东三省。

    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带着一拨人马在山上当土匪,专对日军下手,还是给日军造成了不小的创伤!

    等苏联过来赶跑了rb人之后,下山加入了卫立煌的队伍,等辽沈战役时期,被东北野战军俘虏,经思想改造后加入了解放军。

    冯老师少时家境极好,小时候的私塾教育加上比较开放的西式教育,让他学会了很多才艺,比如钢琴、小提琴,因为父亲跟随张大帅,癖好都一样——喜欢看戏,冯老师跟着也学了一些,大概的京剧也能来上几段。

    九一八之前,被送到欧洲,后来和家人几次中断了联系,吃了不少苦,但小时候学过的钢琴、小提琴对于挣钱吃饭还是帮上了不少忙。

    艺多不压身!何佳这孩子聪慧活泼,从小看老,是个正气的好孩子,自己妻儿尽数死于动乱,如今孑然一身,这一身知识技艺也没什么后人能传承,那就都教给小何佳吧,能教多少是多少!

    于是,十岁的何佳开始学习小提琴,爸妈还托人找了一架老古董一般的钢琴,经冯老师数次校音之后,何佳又开始学钢琴。

    因为跟着老师哼哼京剧,何佳被老师提醒了!这年头京剧可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