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 缘起(第1/2页)  我的慢穿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渐渐曦白,太阳快要升起来了。

    随着一缕明亮的光线从窗帘缝隙中透出来,李沛睁开了眼睛……

    身边温热的床铺提醒着佳人刚刚起床不久……

    看着透过缝隙的阳光里飞舞的尘埃,大量信息涌入李沛的脑海……

    李沛,不,准确地说应该叫彭懿。

    实际上是南宋末年滇省人,4岁时机缘巧合被高人收养并传以大道,在滇省百万大山中修行,不知世间年月。

    第一次随师父出山的时候,已到明朝,正值英宗“土木堡”之变,四百多岁的彭懿接到的第一个来自师父的考验就是守住瓦剌大举围攻的北京城。

    于是,临危受命于景帝的兵部尚书于谦身边出现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谋士……

    不到十万的守备军扛住了来势汹汹的瓦剌大军,瓦剌首领被不明高手于阵中斩首,军心大乱,旋即撤军,来去匆匆,留下一群目瞪口呆,感觉自己被幸运饼砸中一般的京城文武百官……

    事了拂衣去,北京保卫成功,彭懿打算离开,没想到却被师傅拉着在京郊的道观做起了挂名道君。

    眼见着英宗归朝,眼见着景帝被软禁,眼见着于谦冤死,眼见着于家满门抄斩无一丝余财……

    想起师父说的方外之人要有静气,对世间诸事只可顺势不可强直……

    叹了一口气,摸摸身边小道童的头,彭懿继续教导其诗文兵法……

    这些都是从锦衣卫库房中“拿回来”的,要物归原主啊!

    25年后,于谦沉冤得雪,孝宗追赠其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

    于谦幼孙于煌之在为祖父洗冤的多方奔走中,逐渐被众人所知,慢慢进入高官显宦视线之后,于煌之的文武才能使人惊叹,一些老人连连赞叹恍若于老大人再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煌之走上仕途,并渐渐进入政治中心。

    等大家回过神来细细打听,当初以金蝉脱壳之计救出于煌之并养育教导20年的京郊小观观主不知所踪,往日居士众多的道观已是人去楼空,世间仅余“璇彝道君”一号……

    随着修炼境界的提升,入世出世,出世入世,数百年的时间过去了,等彭懿再次出山之时,离大圆满仅差一步……

    这一步卡了彭懿百余年,却卡了彭懿师父一辈子,因寿数已到,彭懿师父在清军入关之前羽化。

    正因为彭懿师父的羽化造成了中原修真界的哄乱,巨擘的逝去让中原群龙无首,才使得清军在江南敢做下弥天惨剧……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几个能掐算天机的老鬼们的登门拜访,极少与中原修真门派来往的彭懿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师父竟如此厉害,难怪随时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不留神师父就不见了。

    奇怪的是师父不许自己和红尘牵扯过深,但他老人家却不断地在红尘里打滚……

    难怪不能精进,方外之人不好好修炼,天天牵扯些有的没的,以至寿数用尽……

    自己可不能学他!

    我要得成大道!

    确定这一目标后,彭懿越发认真修炼。

    三百余年过去,已至达满先期,这时候再怎么修炼都无进宜,彭懿准备入世,看看世事变化,历练内心,寻找机缘。

    出山之后才发现时移事易,人间已是沧海桑田。

    百余年的动乱使得华夏满目疮痍,难怪之前闭关的时候总感觉山水之间元力不足,原来是随着五感灵敏,能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整个国家国运龙气的动荡。

    此时的华夏新立国,经过一系列的动荡,整个国家进入了大发展大建设时期。

    按照外面的年历,已经是公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