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景德镇高仿(第2/2页)  我的系统能鉴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代时期的越窑精品。”

    “在座的都是有经验的藏家和鉴定师,你可不要瞎编。”余冬敖压根没觉得晏磬书说得有依据。

    “我所知道的1980年zj省临a县唐水邱氏墓出土的唐代越窑香薰确为晏先生所说的形制。”一旁的陆柒渔补充道。

    “仅有一处孤例,怎么能代表唐代典型的越窑香薰形制。”余冬敖看到陆柒渔为晏磬书解释,脸色发青,虽有些意识到自己可能鉴定错了,但却不肯承认。

    “余弟弟,姐姐当初在拍卖会买来的时候人家可是说的五代十国越窑香薰呀,你连姐姐都要质疑吗?”谢彩云站出来帮晏磬书解释。

    “哼,算你好运。”余冬敖也觉得再较真下去要不受人待见了,只能愤愤将晏磬书的鉴定结果归为运气使然。

    微笑地看了一眼余冬敖,晏磬书接着开口:“最后,我发现了一处大问题,经过我的鉴定,我认为余先生带来的清乾隆青花瑞果纹梅瓶是赝品。”

    话音刚落便是一阵哗然,余冬敖“砰”地一声推动了椅子站了起来,“晏磬书,你没有开玩笑吧,我看你是傻了。”

    陆柒渔也是看着晏磬书瞪大了眼睛,不明白晏磬书为什么说出了奇怪的话。

    倒是一直在一边听着的李昶旭师傅露出了一个感兴趣的笑容。

    “首先,大家都知道,梅瓶在清代时,不仅有盛酒的功能,还有观赏的功能。我刚一直在查资料,《乾隆记事档》记载,“(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青花梅瓶一件,宣窑青花三果梅瓶一件……传旨: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照样烧造。”此后数十年再无烧造青花梅瓶之上旨,也就是说若你的青花梅瓶是真的,那它就是乾隆三年唐英烧造的宣窑青花三果梅瓶,而清朝宫廷中的梅瓶一般只做观赏器使用,并非盛酒器,因此就难以解释梅瓶里面的酒为何存在。”

    “这理由简直牵强。”余冬敖不屑道。

    “另外,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两三年前的景德镇梅瓶闹剧?”

    “你说是前几年,由于古酒老窖的风靡,有些不法分子便高价从景德镇高仿者的手上购买高仿的梅瓶,将其做旧,里面倒满兑水酒,之后成批埋入地下,假装找到了古时的酒窖,之后有些酒进入拍卖会上拍,成功卖出了高价。”陆柒渔听懂了晏磬书的猜想有些震惊。

    “是的,那段时间装有古酒的梅瓶风靡,有些甚至还被送出了国,为这些赝品镀了层金,再回到国内的拍卖会,价格能翻上好几倍。

    这些高仿瓷本身就价值不菲,值好几万,仿制者一般会取当朝老坑中的胎土,将胎土放在缸中沉淀好几个月,之后再人工将胎土里的杂质揉出,使胎土如官窑精品瓷器的胎土般细腻,并且购买高档釉料,放弃现代的电窑及气窑烧制,采用柴窑,营造出古瓷釉面气泡大小不均匀的特点,有些技艺更精湛的,会在烧制前,将柴用盐水浸泡,这样烧制出的釉面柔和有光泽,没有贼光的烦恼,对于包浆的形成,为了使包浆看上去较为自然,他们会雇佣老人用柔软的兽皮轻轻擦拭瓷器表面,长期形成完美的包浆。”晏磬书将之前查到的资料倾囊而出。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