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真假参半的堆塑罐(第1/2页)  我的系统能鉴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家后,晏磬书的心情颇为舒畅,他对今天自己的成果还算满意,一天便收获了一个晋代的堆塑罐以及一个雍正年间的粉彩碗,他也感到了捡漏实属不易,今天一天几乎逛完了大半的临时摊位,仅发现了堆塑罐一件价值可能上万的宝贝,其他的漏均只能赚个几百上千,当然有些摊位也放置着价值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物件,但这些摊主也不是傻子,都知道它们的价值,晏磬书上前问价的时候,有的摊主甚至开出了上百万的价格,吓得晏磬书什么都不敢说扭头就走,这些并不算是漏。

    接下来晏磬书准备先欣赏欣赏买回来的宝贝,弄清楚为什么堆塑罐明明看上去是完整的,而系统却说它残缺了一半,以及秋雨轩都鉴定为仿品的粉彩碗,系统却说是真的有事什么缘故。

    他先拿出了上午买回的堆塑罐,现在他才有时间细致地查看,堆塑罐呈盘口长颈罐形,分上下两部分,以肩部的凸棱为界,下方是一个弧腹、平底的罐,上方则是由一大四小五连罐组成基本框架,大罐在最上方,四个小罐则簇拥在大罐之下,小罐边堆塑了一座楼阁,楼阁边各置一处亭阙,一组舞乐人物像围绕在楼阁两边,胡人形象的人物或抚琴,或吹箫、或舞蹈,小罐上还装饰了几只飞禽,栩栩如生,怎么看都是一件完整的典型西晋风格堆塑罐。

    晏磬书拿出了以前因为好玩才购买的强光手电以及放大镜,不死心地一寸一寸扫荡过去,最后看到瓶底的时候,晏磬书仔细摸了摸底部的划痕,感觉有些刺手,有些惊诧地问系统:“系统,难道这个堆塑罐的底部是假的?”

    他提出这个想法是由于突然想起以前听陆老讲座的时候,陆老说过如果抚摸瓷器足部,觉得有些扎手,那就是为了做旧而用以金刚砂为主的砂纸打磨足部而产生了芒刺,由于金刚石太硬了,所以很容易造成釉面划伤。

    “宿主说对了一部分,应该说堆塑罐的一半,从肩部的凸棱以下,都是现代制作的。”

    晏磬书连忙将放大镜放置在凸棱处,盯着看了良久,才发现在凸棱的下半部分有一圈极小的细缝,细缝两边釉色对比有些轻微的区别,上半部分青翠中泛着灰,而下半部分的青翠则格外得亮,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贼光”?当仿制者将瓷器做旧时,最难解决的如何显现出釉面的老化状态,意思就是一件老瓷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磨损,这些磨损中会逐渐渗入各种油渍与灰尘,经过频繁地触摸瓷器,形成一层柔和的包浆,而埋藏在地下的瓷器也差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的矿物质会进入瓷器中,出现因矿物质而呈现出的沁色。而新制作的瓷器釉面就特别光亮,一般解决的老办法就是将瓷器放入煮过茶叶的水中,酸会腐蚀釉面,使釉面失去光泽,而这种方法是最为拙劣的,一般对赝品有一定见识的人就能分辨得出。而显然,晏磬书堆塑罐的仿制者并没有处理这光亮的釉色,可能是这堆塑罐的价值并不值得他费心去做。

    晏磬书除了在陆老讲座中听到的内容,他对于文物的造假、做旧的方法一无所知,若没有系统,他很容易就会被一个新手制作的赝品而欺骗。

    他上网查找了关于瓷器的作伪办法,发现一个叫换底的瓷器作伪手法与他堆塑罐作伪的手法比较相似,造假者将仿制的瓷器的圈足底全部去掉,再将老瓷器的圈足按尺寸磨好襄入在仿制瓷器原圈足底的位置,这是应对圈足底有款识而上半部分却已被损毁或消失不见的老瓷器作伪办法,这样买家就能因为足底的款识是真的而认为整个瓷器都是真的,从而花正品的钱买到了赝品。

    晏磬书不知道堆塑罐的造假者是为什么要将晋代的罐头襄在一个现代制造的罐身上,这样的制伪技巧只能骗骗晏磬书这种对造假几乎一窍不通的人身上,而晏磬书买来这个堆塑罐只是花费了500元,并不是以一件古瓷器的价格买下来的,或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