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秦始皇的生涯和事业24(第2/3页)  雪淞散文随笔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政治举措考察,应该主要归功于燕昭王的人才战略。燕昭王重用乐毅、邹衍、剧辛等人才(均为客卿),治国强兵,使燕国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授以相国印,合燕、赵、楚、魏、韩五国之兵以伐齐。在济西大会战中,击破齐军。楚、魏等国的军队力疲而归。乐毅则不给敌军以喘息机会,率燕军乘胜前进,轻卒锐兵,长驱直入,一举攻克齐都临淄,齐闵王逃入莒城,仅以身免。燕国取得了自五霸以来空前未有的胜利。

    其后,燕国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燕昭王又命令乐毅留下来继续战斗,夺取齐城之未下者。乐毅又在齐打了五年,转战千里,下齐七十余城,除莒、即墨两城以外,其他齐国城邑全被攻下。至此,乐毅的功业达到光辉的顶点,燕国的国势也达到了强盛的巅峰。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立。当时,乐毅对莒、即墨两城采取围而不攻,以待时机的策略。齐人到燕进行反间活动。昏聩的惠王听信谣言,派骑劫往齐指挥燕军,召乐毅回国。乐毅担心被杀,便逃亡赵国。骑劫平庸无能,在与齐军作战中被杀,燕军望风而逃,齐国很快就收复了失陷的70余城。燕国从此走上衰亡的道路。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以后,燕国自知情况不妙,秦国肯定要立即报复,所以他们也做了准备。感到自身势单力薄,他们又同代国联合,组成燕代联军,共有三十万兵士。

    大将王翦与裨将辛胜和骑卒都尉李信带着数十名护卫,在一处高地上观察敌情。只见大约五万燕代联军背着易水列阵,黄色的是燕军,红色是代军,很是鲜艳的一片。

    王翦望着敌军的阵容皱皱眉头说:

    “敌军人数不多,但排的是背水阵,我军攻击时,敌人一定会拼死抵抗,这次战斗伤亡一定会很惨重。二位将军有什么看法?”

    “依末将的判断,燕代联军的作战计划,是以少数兵力布署在易水以西作为桥头堡,而大部兵力部署在易水以东上谷至蕲城一带。假若我军攻击失败或是伤亡过重,燕代联军就会乘胜渡河追击;假若我军歼灭了河边的敌人,伤亡也会相当大,他们的主力可以乘我军渡河时攻击,给我军以打击后退保蓟城。所以末将建议这一战要速战速决。”短小精悍的辛胜谈了自己的看法。

    王翦点点头,又问李信:“李将军的看法呢?”

    李信是秦国有名的青年将领,几年来在征战中屡建功勋。在秦王赢政眼里,他是最可能接替老将王翦的将军。

    听了王翦的问话,他笑了笑说:“辛将军的话非常有理,但未将的看法稍有不同。”

    “李将军有何高见?”辛胜有些不高兴地问。

    “说来听听!”王翦的想法和辛胜不一样,他知道李信常常有超人的见解。

    “依末将的看法,代军大约十余万,燕军在二十万以上,总兵力在三十万以上。他们靠易水作屏障,以逸待劳,同心协力和我军进行决战,而我军兵力不到三十万,胜利不能说很有把握。”

    辛胜更加不高兴:“别忘了秦军一向是以一胜三!”

    “我们不能轻敌,要视情况而定,如今燕代联军五万人列背水阵,按一胜三的说法,将军率领两万人能加以击溃吗?”

    “……”辛胜一时语塞。

    所以我们要双管齐下,以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易水之西的五万人,造成震撼以后再挑拨燕代之间的合作,告诉代王我军要的只是燕太子丹,并不愿与他为敌。另外依末将判断,燕王并没有固守蓟城的打算,他的作战构想是:胜则在易水决战,败则退守辽东,在那里既有辽水、大海作三面屏障,而且还可联合东胡。”

    王翦沉思了半晌,然后说:“辛胜听令!”

    “末将在!”

    “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