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腊八(第1/2页)  重生村姑之平凡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想到那场景,周淑杰都忍不住的要流口水。

    记得后世城里人吃狍子肉,一般都是烀熟了炒着吃。

    农村人吃狍子肉,都是用大锅烀了啃着骨头蘸着酱料吃,就觉着这样大口酒大口肉的吃才香。

    周淑杰把狍子肉放锅里,只放了一点辣椒和葱蒜就盖上锅盖,架上火烀了起来。

    其实应该放上一些花椒大料,或者姜片儿。

    可是在这农村,这些东西真的是没有啊。

    那就只能俭而次之的放点家里有的了。

    刚把肉放锅里,屋里的孩子就睡醒了。

    急忙往灶坑里填了几块木头,周淑杰就进屋哄孩子去了。

    腰么觉(jiao读二声)着柴火烧没了,就再去外屋地填几块木头,就这样小火慢炖的炖了好几个点。

    锅里的肉一飘出香味儿,婆婆就开始放桌子等着了。

    周淑杰告诉她要先洗手,一会儿才能用手拿着啃骨头。

    婆婆就麻溜的下地洗了手,洗过之后两只手就这样向前伸着。

    哪也不敢碰,哪也不敢摸。

    就好像在害怕,她如果把手弄脏了,周淑杰不让她吃肉。

    给周淑杰乐的差点没岔气儿了。

    等锅里的肉终于烀好了,盛出来放到盆里,端在桌子上稍微晾了一会儿。

    摸着不烫手了,周淑杰才让洗完手的婆婆,用手抓着啃骨头吃。

    这肉里已经放过一些盐了,就算什么都不蘸吃着也很香。

    狍子的肉丝儿看着就特别的细,吃在口中的感觉也是相当的香嫩。

    周淑杰和婆婆两个人啃了半盆子骨头,准备的其它饭菜都没动几口,婆媳两个都吃了一肚子的肉。

    这一顿狍子肉,吃的是唇齿留香。

    吃过之后,周淑杰就觉得这身上热乎乎的。才想起这狍子也算是补身之物,它的名虽然叫狍子,但是它也是鹿的一种。

    狍子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吃了对人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一一赘述了。

    过了两天就到了腊八节了。

    东北有句老话;叫“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意思就是说一过了腊八往后,东北的天气就会越来越冷,甚至能把人的下巴冻掉。

    周淑杰小时曾好奇问过大人,为什么腊八节的时候非得喝腊八粥啊?

    大人是这样给她们解释的;“腊八之后的天气不是更冷吗!我们提前喝腊八粥是为了把下巴黏住,省着真被冻掉了。”(她们这儿熬粥用的是粘大米)

    转眼又到了今年腊八节。

    带着微笑从记忆中醒过神来。好心情的去仓房中,把要熬粥的东西拿了回来。

    今年腊八,周淑杰也是用粘大米,放了一些自家的饭豆,熬的腊八粥。

    吃的时候放点糖,也不比后世卖的粥品差。

    腊八,果然是个分水岭,腊八之后的温度越来越低,都能跟前段时间下大雪时的温度相比了。

    冻得人都不爱出门了,每天都在家里猫着这可真是进入了猫冬时期。

    这天郭婶儿来串门子,跟周淑杰学村里的事儿。

    说:“柱子媳妇儿你知道吗?腊八的第二天早上,村里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周淑杰好奇地问:“郭婶儿什么事儿啊!我没一听说呀,你跟我学学呗。”

    原来是村中的一户村民,夫妻两个吵架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犟不过谁。就找乡亲们给评理。

    男的就把家中的锅拔了出来,放到了大道上。

    大声的招呼着左邻右舍来给他评理。

    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