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晒孩子(第1/2页)  重生村姑之平凡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每天的清晨睁开眼睛,看着身边的孩子和婆婆,我都会在心里感谢上苍。

    回来了这么久,我有时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就怕哪天睡一觉醒来,睁开眼睛看不到孩子、看不到婆婆,一切都是假象。

    每天早晨睡醒了躺在被窝里。都会想一想前生(以后就称呼上辈子为前生吧),再想一想现在。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每当找到不同,都会让我心里高兴半天。

    现在有米饭能吃饱,有爷爷经常来给我送一些鱼,还有郭婶儿家隔三差五的野味。

    生产过后的两个月来身体终于有了起色,脸色不再是那么蜡黄、蜡黄的,奶水也充足了,两个孩子现在已经不需要再喂米汤,也能吃得饱。

    我给他们也调整出来了规律。白天的时候,喂个五六次。晚上半夜在喂一次,他们就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看着越来越白嫩,越来越精神的两个孩子,这心里就美滋滋的。

    记得上辈子孩子两个月时,脸色黄黄的长白色的小点,嘴唇上还起了白泡,吃奶就疼、饿的哇儿哇儿直哭。

    找了村里的老太太来给看,过后才知道是因为我吃的盐太多了。

    孩子的身体承受不了,脸色才会发黄长白点,嘴上起泡,当时真是自责的自己哭了好几场。

    如今月子里我一点盐味都没沾,出满月后也尽量的少吃盐、不吃盐,你看他们现在的脸色多好。比刚出生时白嫩了很多,小手、小脚,看着也长肉了,嘴唇上面也没有再起泡。

    趴在一边细细的打量了一会儿两个孩子,看他们没有要醒的迹象,就轻手轻脚地起身去做早饭了。

    人少早饭也简单,锅里做的是土豆丝儿汤,上面搁了一个帘子,腾了两个大饼子,盖上木质的锅盖就完活儿了。

    在六七十年代农村很多人家用的都是木质的锅盖。它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每个半圆上有一个把手。要用的时候把它们拿着,放在锅上拼凑在一起,就是个完整的锅盖。这样的锅盖缝隙比较多,如果是蒸馒头,蒸豆包的话,就要用干净的抹布把缝隙全部都挡上,要不然一半会儿都不熟。后来到了80年代才实行了铝制的锅盖,慢慢的取代了木头锅盖。

    在我们北方的农村,从来不会有每天早晨必须喝粥的这种习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是只有没有粮食吃的人家早晨才会喝稀的。到80年代吃粮不再是问题的时候。每家几乎都是一天三顿。吃干饭吃馒头,最多是觉着吃着干巴、噎人的时候做一些汤喝。

    把饭菜放进锅,又在灶坑里填上了二哥给弄得粗树枝子,这样就不用管啦,烧没了饭也好了。

    刚弄好就听见了屋子里面孩子醒来的声音,这两个小家伙真是把时间掐的刚刚好。

    进到屋里就看见,他们两个在那儿蹬着腿哭。婆婆在一旁直着急却拿他们没有办法。

    脱了鞋上炕摸了摸他们身下的草垫子,原来他们身下是尿湿的,躺在上面的不舒服才哭的呀。

    给他们抱起来用温湿的小毛巾擦了擦屁股,这是他们专用擦屁股的。换上了干净的尿布他们就不哭了。

    用头在怀里,来回的拱着想找奶喝。看来这是尿了一泼,肚子又饿了想吃饭了。

    喂好两个小的,看他们没有要睡觉的意思,就把他们放在了草垫子上,让他们自己躺着玩。

    把饭收拾上桌,我和婆婆开吃。可能是听见我们吃饭喝汤的声音,俩个孩子都把头转过来,张着小嘴冲着就好像她们也馋了,也想吃一样。

    馒头等了一会儿,也没有人往他们嘴里放东西。他就想把拳头塞进嘴里。可是他的手脚还不好使。找不到嘴巴,根本就放不进去嘴里。一会儿触鼻子上了,一会儿触下巴上了,后来自己还有点生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