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官兵围剿(第1/2页)  隋末之草根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夕阳缓缓而落,龙条山上一千二百余人迅速下山,每人携带七天的口粮,加上一些必须的物资,总负重在三十斤左右。

    离开龙条山后,队伍一路向西南急行,直到天色渐黑视线受阻,萧正和李三娃才率队进入密林扎营。

    蚊叮虫咬煎熬一夜,第二天中午,牛秀和商志忠也率队到来,两下合兵一处,总计人马超过两千五百人。

    这时候两支队伍的士兵才知道,原来“猛虎军”和“好汉帮”是一家人,而且两位寨主关系看上去相当不错。

    人多壮胆,人多力量大,是个很朴素的道理,很多士兵对山寨实力有了重新的认识,心里都很兴奋和激动。

    更有那聪明的对萧正和牛秀感到好奇,觉得自家队伍恐怕不简单,保不齐背后还有大靠山,心中更是感到庆幸,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吃喝完毕,萧正派出斥候探路,然后按照斥候回报的消息,队伍沿着丘陵山沟向马驹岭推进。

    李三娃和商志忠所招募的士兵都是壮男,其中不少都是辽东的逃卒和民夫,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锤炼,已经很有正规部队的模样。

    此地距离马驹岭六十多里,队伍都是挑选人迹罕至的山路行进,速度上受到不小影响,直到第二天上午才赶到目的地。

    马驹岭在地形上属于两山夹一沟,绝好的设伏之地,而且距离营丘县城四十里,不远不近,按照萧正和牛秀的计划,至少要把营丘来敌打回县城,当然,最好一下子打疼打怕他们。

    在距离马驹岭十五里左右的一个山坳,队伍扎营休息,随后萧正派出斥候时刻注意营丘动向。

    伏击的活儿并不简单,去早了会被对方斥候哨探发现,去晚了则失去良机。

    只能等敌方斥候回去禀报后,再将原地等待的斥候消灭,才能真正进入伏击地点。

    转眼间两天过去,营丘方向依然没有任何动静,众人不由都有些焦虑,白天不敢动,晚上蚊叮虫咬,除了早晨能趁着雾气煮点儿热汤烧点开水,一整天都只能用干粮果腹,真挺遭罪的。

    李三娃和商志忠等头领不时的巡视队伍,安抚有些焦躁的士兵。

    第三天刚吃过早饭没一会儿,斥候回来禀报,营丘的官兵开出县城了。

    众人闻听都有些兴奋和紧张,真刀真枪的和官兵开干,这可是头一遭。

    萧正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关键时刻把大权交给了牛秀。

    牛秀也不推让,吩咐负责斥候的李曾前面探路,队伍立刻开拔。

    距离马驹岭五里地左右,牛秀止住队伍,亲自带着五十弓手去解决敌方留下接应的斥候。

    不到半个时辰,牛秀便押着敌方六名斥候返回原地,几乎都是腿部中箭,没有生命危险,单独审问后,确定了敌方约定的旗语和哨声。

    牛秀吩咐士兵为这六人包扎伤口后看押起来。

    队伍随后正式进入伏击地点,牛秀召集旅帅以上头领开会,对如何伏击做了详细的交代。

    没等多久,约么一顿饭的功夫,敌军便缓缓而来,牛秀吩咐穿着官兵衣服的士兵打出旗语,吹响口哨。

    敌方斥候很快做出回应,然后纵马前行,继续为大军探路。

    营丘的队伍包括辅兵在内大约两千五百人,前面是营丘兵曹梁林率队,身后两百余骑兵,后面两千多人大部分都是地主富绅家的乡团,着装的县兵最多五百人,队伍最末是运送随军粮草的辅兵,说是辅兵其实就是临时拉来的民夫。

    萧正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不由有些紧张,牛秀也是一脸严肃。

    突然,牛秀抬手喝道:“弓箭手,全部瞄准敌军骑兵!”

    一百五十名弓手吱呀呀弯弓搭箭。

    “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