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待遇问题(第1/2页)  隋末之草根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完了村民,萧正提出了关于护卫队员的补贴问题。

    一直以来所有队员也没有饷钱,只是在打了胜仗之后有些奖励,但萧正觉得不能总是如此,尤其有些队员家里也揭不开锅,怎么帮?和其他村民都一样?时间短行,一次两次行,如果时间长了总是这样就不行了,拼命的和种地的没有区分,待遇都一样哪还来的积极性?谁还愿意参加护卫队?只凭一腔热血能持续多久?一旦形成攀比之风,对护卫队绝对是致命的。

    以前是没钱没办法,现在护卫队多少有了些家底,所以萧正提出来给队员们发放补贴,队员每月两斗米,队长每月两斗米一斗面,萧正和杨文昌等人每月同样两斗米一斗面,队员伤残退出护卫队的和已经战死的,补贴给家属。

    另外萧正还挑选了年龄较大,身体素质好,脑子机灵有经验的二十多个孩子组成了少年团,薛茂林和徐刚为正副队长,专门负责出去摸个消息,散步个流言等等。待遇则比正式队员减半,不能因为年龄小就白使唤,有所付出就应该有所收获。

    此次补贴从即日开始,直到夏收结束。

    孙柏庆和商志忠闻听很兴奋,依照目前的物价,一斗米差不多要二十文,一斗面更要贵上一些,这可是不小的补贴啦。

    “娃儿,队里负担的起?”李爷爷问道。

    “能,队里目前的收入有三块,一是和土匪打仗的缴获,二是各类作坊,还有一块就是蔬菜,您老也知道,村民自己家发的豆芽,种的韭菜、蒜苗现在都是卖给队里,队里再到县城去销售,毕竟村民单独往来不安全,中间队里赚的差价不多,但是量比较大,所以收入也算不错。”

    “那就好,都是拿命拼的,该有个说法!”

    很快,众人商议一番后,达成统一意见,萧正挥笔一一记录在案,又写了份布告交给李同甫,让他负责通知村民,也负责给村民讲解。

    稍后,萧正又做了简单的分工,五保户这一块交给了杨文昌,护卫队的账目交给了许仲林,学堂交给了刘炫的儿子刘崇义,所有事情安排完毕,众人才离开议事厅。

    布告一贴出就在老柳村掀起不小的风波,除去个别的,人们都拍手称赞,尤其杨文昌随后贴出了五保户名单,并且带着队员按照名单挨家挨户发放第一个月补助的米面粮油,很多孤苦老弱拉着杨文昌的手,眼含热泪不住感谢,围观的村民们纷纷叫好,随行的护卫队员们胸脯拔的高高的,这是一份属于他们的骄傲!

    杨文昌很激动,老柳村不过是一个村子,完全称不上施展抱负的舞台,可是第一次,杨文昌感受到能为老百姓做点儿事是如此的让他有成就感,虽然这些补助不是自己赚的,这点事情也微不足道,可是看着感恩戴德的老弱病残,杨文昌从心里体会到一种责任感,为国为民或许就在眼前,就在举手之间。

    随着杨文昌、许仲林和李同甫等人的讲解,老柳村的村民、护卫队员们对布告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心态随之有了不小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积极的向上的,秩序、规矩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

    护卫队员们心里是激动和惊喜的,这份补贴完全是意外的,和土匪搏命本就是为人为己,不得已的选择,如今却有一份收入,不仅仅能补贴家里,更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可,将他们与普通的村民完全区分开来,队员们感到自豪和高兴,训练热情也随之高涨。

    新加入还在新兵训练营的汉子们听说后一个个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被买来之后没被当做奴仆,没被改名换姓已经是祖上积德走了大运,现在看到这地方居然还有如此仁义的规矩,一个个顿时有了动力,训练起来分外卖力,也对老柳村有了一种企盼和归属感。

    因为张南经常来往老柳村和黑松山,所以萧正借此做了些调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挑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