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太后(二)(第1/2页)  大汉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子在宫中,一边享受着美人的揉肩捶腿服务,一边眯着眼睛遐想着自己跃马扬鞭的英姿。几十年来的耻辱将会在自己手里得到终结,父亲的在天之灵将可以安息了。到时破了匈奴,自己就去谒高庙。

    忽然有谒者就扯着嗓子高呼:“太后驾到!”

    天子顿时就回过了神来,娘亲怎么来了。眼珠子一转,立马就知道了,是那班大臣们把靠山给找来了。

    太后看到了天子,脸上一片冰冷,没了往日的笑容。开口就道:“皇帝,听说你要亲征匈奴?”

    天子老老实实:“是,太后,你听我说”

    太后柳眉倒竖,厉声叱道:“不许去!”她才懒得听皇帝的理由呢。这天下谋臣武将那么多,高皇帝留下来的班底又还没有死绝,哪个不能去打仗,就非得你做皇帝的亲自上阵了?

    在太后看来,天子真的是在胡闹,三十多岁的人了,还如此冲动。民间都知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做为一国之君,天下共主,就不为宗庙想一想吗?那打仗是闹着好玩的?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你让为娘的怎么办?你让这天下怎么办?

    汉朝的太后,本身权力就比较大,像吕后,像后来的窦太后,都是权倾天下,压得天子喘不过气来的主。薄太后平时虽然不干政,但不代表她说的话就没人听了。另外,薄太后把自己的儿子疼得不行,天子对自己的娘,何尝又不是敬爱有加。

    他小时候很少见到父亲刘邦,八、九岁的时候就去了遥远的封地代国。只有娘亲陪着他。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十几年下来,自己的兄弟姐妹也都先后去世了,同辈这世间只存自己一人。虽然子女承欢膝下,但他何尝又不感觉到孤单。

    对于自己的娘亲薄太后,天子从来都是孝顺得很,除了逼死舅舅薄昭那次外。可是舅舅犯了法杀了人,汉法杀人者偿命,历来如此。自己做为天子,又如何能够包庇自己的舅舅呢?自己不忍心让狱吏捉拿舅舅,让他身着囚衣死得不体面,劝他自杀,又有什么错呢?

    天子的仁孝之名,名闻天下,传于后世。后世的二十四孝中的亲尝汤药,主角就是当今天子。说的是薄太后卧病三年,天子衣不解带,目不交睫的侍奉母亲,太医所进献的汤药,他都必须先亲口尝过之后,才放心给母亲服用。

    现在太后蛮不讲理的一发作,天子顿时就不敢说话了。一万个理由被堵在胸口,好生郁闷。

    太后转而又泪眼婆娑:“我老了,膝下也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就忍心让我在宫中担惊受怕?你不想想我,也要想想你的皇后,想想你的儿女。皇帝,天下大事,自有三公九卿和将军们处置,如果打仗都要你去,要他们又有何用?”

    天子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老娘的眼泪。薄太后这一哭,天子心就慌了,立马就应承下来:“娘亲,是儿子不孝,儿子不去了就是。”

    拍着胸脯保证,从此绝不提亲征之事,这才把薄太后哄得转怒为喜,雨过天晴。陪着太后又坐了一会,送太后回长乐宫后,天子胸中一口气憋得不行,转身进了宫殿就想掀桌子,双手一用力,结果尴尬了,桌子纹丝不动。那少府专制的实木大办公桌,死沉死沉。搬都要好多人一起来搬,天子这点力气又算得了什么。

    天子掀桌不成,倒是把自己给气笑了。去寻太后来,必然是张苍这老匹夫的主意。罢了,既然答应太后了,不去就不去罢。这么一闹,天子的热情也消退得差不多了。坐在椅上喘了会粗气,忽然又想到了冯唐来。

    于是下令道:“去,传冯唐来见我。”在汉朝的正式场合和官方文件中,天子与太后都自称朕,但在私下里,天子也是经常说我或者吾的。

    不一会,冯唐就来了。向天子行礼之后,就坐在阶下的椅子上。天子见了冯唐,就发问道:“前番与公语,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