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葛朗台(第1/2页)  代嫁童养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郭昕还是在不是蓄意的情况下,走到了前台,无可奈何,人才匮乏

    第二天,石头带着彭让走遍了镇和镇附近方圆二十里的散落村庄进行人口普查,总共301户人家,1821口人,其中16岁至50岁的男丁465人,孩323,老人102,妇女21,男女比例极端失调

    此情此景,比起“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更凄惨,女同胞们连做梦的福利都给剥夺了,掖县就在斗争第一线啊

    这一两年,环境略微安定了些,孩的出生率才攀升起来,也就是,323位儿童中,绝大部分都是不满三岁的婴幼儿

    石头看着人口统计表暗地里唏嘘了许久,一转身,却继续斗志昂扬的宣布,他看了黄历,七日后衙门破土动工

    至于衙门地址,石头也是亲自选的,装模作样的当了回风水先生,在离镇500米的空旷之所画了个圈,衙门就这了,风水宝地啊,千年难寻啊

    郭昕还专门问了石头的,“你真会看风水”若石头爹懂,郭昕不稀奇,可石头,没发现学过这个啊

    石头摇头,很直白,“哄人的,你别漏了嘴啊。”

    郭昕瘪瘪嘴,叮嘱着,“石头,此地水源紧张,你别就地取材砍树了,差人去平凉买吧,咱们手里有钱,七日后,你象征性的挖一铲子泥就成了”

    掖县的房子都是土胚房,或碎石房,没木制建筑

    “我想好了,修石头房,”哪知石头早有对策,“我叫石头,住石头房,呵呵,不错吧”

    “石头房”郭昕楞了片刻,不管是在天朝还是在大夏,郭昕还没正儿八经的见过有规模的石头建筑,这好像不是天朝或大夏匠人的强项,“有懂行的工匠嘛”

    石头问道,“这有什么难的”

    “石头房屋顶怎么弄”郭昕问道,若要做成后世的平屋顶,那承重啊,柱子啊,肯定和木头房子的不一样嘛,掖县的碎石房上都铺的茅草,掖县总不能来个茅草屋顶县衙吧

    “上梁啊,铺瓦啊”石头纳闷道。

    郭昕想了想印象中的西方石头城堡,哪有屋顶是瓦片的怔怔的看着石头,费了好半天唇舌,才让石头弄明白,自己到底在担心什么

    然后,石头就笑了,“你脑袋瓜子都在想什么啊,怎么可能用大块的巨石嘛,这附近有石山,有好多石头,弄大的干嘛啊”

    然后,郭昕便知道了,掖县的土还不适合烧砖,烧砖用土得带点粘性的,而掖县产碎石,有钱人家就用那个当建筑材料

    想象中的气势恢宏的石头城堡形的衙门瞬间成了掖县街上低矮的碎石房,可想而知,郭昕受到的打击有多大

    带着一颗受伤的心,郭昕开始了救济粮方法章程拟定工作。

    虽然掖县女多男少,可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寡妇们的劳动力并不差,因此,救济户的数据要好看得多,也就32户人家够得上石头的标准,为什么是石头的标准呢,因为按郭昕的观点,整个掖县的人民都是需要救济的赤贫户。

    石头选出的22户人口,是家中只有60岁以上的老者和10岁以下的孩童,或者成年人是体弱多病的,比如海大的孙媳妇并且,这些人并无成年男丁或健壮妇女为三代内的直系亲属

    郭昕在此基础上做了些改进,建议给各家各户60岁以上的老者和5岁以下的孩童也象征性的发放点口粮,称为补助粮,以减轻成年人的负担,对于家中只有60岁的老者的年满10岁却不到14周岁的孩童也给予补助,而老者按救济粮来发放

    石头略微思考了一下后,同意了

    于是,郭昕便打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旗号,当然重点是宣扬刘皇帝的仁德,感谢皇帝那是必须的

    救济粮是每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