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回 复仇(五)可能确实墨迹...(第1/2页)  蒸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过去,有一个村庄,就在京兆府的旁边,离长安不算远。∈菠ξ萝ξ小∈说

    村里的人过得还好,帮着有钱大户种田,能获得三成的收入,勉强过日子不成问题,省吃俭用一些,逢年过节还可以吃上几顿肉。

    村里有个老实的孩子,小小年纪插秧锄地,什么事情都会帮忙,家里还有一个六十多的佝偻老人,也是他的祖母。

    除了祖母,还有阿妹与阿姐,他和阿姐年纪比较大,所以经常在地里劳作,对于阿妹也相当的宠爱。

    可惜,好景不长,不知道为什么,高高再上的圣人开始了第二次征税,征税的那天也被称为千秋节。

    因此,家里的种田的收成也就降了二成,就算父亲和娘亲每人互相饥一顿饱一顿留足食物给儿女和老人吃,也不够。

    到了冬天,这样就愈发的明显,周围的草根树皮都挖遍了,水里的鱼也抓到几乎绝迹。

    终于,没有任何东西饱腹,只能去山里深处挖黄泥巴来吃。

    就这样,第一年,老人去世了。

    第二年,依旧是难以度日,吃的东西远远不够,大户人家也有些苦不堪言。

    为了生存,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同样也摆脱这样的命运。

    阿姐被人收购走了,卖身为奴,成为了别人府里面的丫鬟,好像是京兆府城中的富贾复姓鲜于家,伺候他们的鲜于家九郎。

    分别的时候,父亲说了,除了能换来两块黄金,还得到了几袋大米。

    阿姐也能过上好日子,不用再挖泥巴吃了。

    他不是第一次感到艰难和痛苦,所以平淡的和阿姐分别了。

    用黄金作为支撑,买了头牛,除了自己家种田,还帮大户人家种田。

    只可惜,一块黄金换来的牛,没挨过一年就病死了。

    阿姐也从来没有回来过,因为要回来探亲还是很容易的,毕竟家里离京兆府不远,娘亲也会适时地抱怨女儿忘记了他们。

    在富贾家里,灵活变通的话多少能私藏一些财物,当然包括勾引鲜于家的郎儿,就算是庶妇也行,若是通房丫头更好了。

    怎么说他们也能沾光,可惜的是,阿姐从来没有回来过。

    牛死了,田也不好开垦,娘亲在后面掌铁犁,他和父亲在前面拉,效率相当低。

    在大户人家也难以为继,因为没有牛,承诺的土地没办法种植起来,被别人分走了。

    更可怕的是,没多久父亲病了,家里的主心骨病了,因为没有了余钱,没有办法去请郎中。

    少年来到了京兆府里面,在这个城市的街头挂起了卖身牌,没多久就被买了,然后拿着钱去找郎中,请医师去帮父亲看病。

    父亲病治好了,他离开了家,去当一个家丁,任由主人驱使。

    有天在街头帮主人购置白米,遇到了几个江湖打扮的人,似乎是看上了他,几番诱惑下希望能收他为徒弟。

    他麻木的拒绝了。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年,个子长高了些。

    正在这个时候,当他带着一些积攒下来的米和小袋腊肉,还有从主人鸡窝里偷来的五个鸡蛋。

    但,回到家后,他发现事情变了。

    父亲死了,母亲改嫁,长得漂亮的阿妹也被老鸨买了。

    因为没有钱,买不起棺材。

    他发现,家没了,麻木的心突然醒悟了过来,活着就是钱,生命就是钱!

    因为,有钱什么都有了!

    因为没钱,家没了!

    多么简单的道理,他终于明白了,生吞了五个鸡蛋,祭拜父亲,告别母亲,又回到主人家,他有些疯狂,开始不断的积攒钱财。

    只是,突然听到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