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第2/3页)  后宫茯若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敬皇后的远亲,且他的次子郭世元如今已是上都护府副都护的官职,且他的长兄郭亮又是娶了承贤翁主,如此算来,倒也算是门当户对。”

    茯若只是淡淡道:“宜贵妃将惠顺帝姬一手养大,如今惠顺帝姬便要出嫁,只怕宜贵妃心里定是十分不舍。”

    洪尚仪只是笑道:“倒也果真如此,宜贵妃每日只在延禧宫里忙着打点帝姬的嫁妆等琐事。张氏对此事倒是不怎的理会,只是说宜贵妃是帝姬的母亲,只让宜贵妃打理便是了。”

    茯若似笑非笑道:“此事已是大大的拂了她的面子,她只是不悦的。张泰安与她乃是亲眷,若是皇上允了张氏的主意,只怕那张氏便成了皇亲国戚了。”

    洪尚仪道:“太后娘娘只是让奴婢只会皇后一声儿,好歹放宽心,指不定过些时候,便是娘娘回宫的时候了。”

    茯若无奈笑道:“皇上此刻心里仍旧觉得是本宫谋害了太子,他又怎会让本宫回宫去。且不说后宫已悉数落入张氏之手,便是皇上为着帝姬的婚事拂了她的面子。但岂有帝姬许配给庶子的道理。这原是祖宗的规矩,皇上自然顾不得。只要后宫未有能制衡张氏之人,本宫便不能回宫去。”

    洪尚仪道:“这事慢慢的终会有的,张氏便是生的国色,也有色衰爱弛的那一刻。后宫里头可是不缺鲜妍的女子。”

    茯若静静道:“但愿如此,只是皇上待她的情意颇深,兴许皇上是爱着张氏也未可知啊。”

    洪尚仪道:“皇后多心了,皇上乃是坐拥天下的帝王,怎会单单爱慕一位嫔妃呢?天下男儿多薄幸,何况是一代天子,三宫六院的,怎会长久的只将心思放在一位嫔妃身上?”

    茯若无奈道:“皇上专宠于张氏已有十年之久了,此前你可曾见过皇上对哪一位妃子这般专情?本宫最是了解皇上,皇上心里乃是极为看重张氏的。便是本宫这皇后之位,原先皇上不也是想着给了张氏的么?若不是仁惠太后竭力要保举本宫为后。只怕张氏早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了。如此想来,皇上到底也是对她深情。”

    茯若说完,眼角隐隐有一点泪光。然而语气却是平淡而疏离的,连自身的愤怒和不甘亦是淡淡的不着痕迹。这样的平静,想必亦是伤心到底了。

    洪尚仪只是劝道:“娘娘,您好歹是皇后,您才是皇上名正言顺的妻子啊。张氏再是得宠到底不过是个妾妃罢了。”

    茯若淡淡道:“你侍奉昭惠太后多年,还不明白皇后不过是这宫里的摆设么?本宫与昭惠太后都只是那深宫的可怜人罢了。”

    待得洪尚仪走后,茯若回到房里,口里只是想起一句:“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去。”只是凄然一笑,再不多言。

    时光缓缓从季节变更的痕迹上碾过去,碾过了暮春,碾过了盛夏,亦碾到了秋末。已是宣和十七年的十月了。茯若被赶出皇宫也有一年了。

    惠顺帝姬出嫁过后,询下旨让敏贵嫔从延禧宫搬到了启翔宫,只让宜贵妃一人独住延禧宫。给她的赏赐又是多了许多。好歹宽慰她嫁女过后,独自一人的寂寥。

    宫里头的日子依旧是每天如此有条不紊的缓慢度过。唯一不同的是,宫里头只是流传了一句打油诗“申后赴西宫,骊姬主凤仪。”年幼的宫女只是纷纷传唱,竟是到了满宫皆闻的地步。

    玉璃得知了此事的时候,拍案大怒,只对着雁儿如儿道:“速速给本宫查明究竟是谁人在后宫散播这样的诽谤话语,一旦查出,杖打五十大板。”

    雁儿颇有些不解,道:“娘娘何必动怒,左不过就是一句歌谣罢了,且骊姬和申后都是春秋战国时的人,距如今也有千余年了。奴婢私下以为乃是娘娘多心了。”

    玉璃只是伸手打了雁儿一耳光,呵斥道:“糊涂东西,申后乃是受了褒姒陷害才被周幽王休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