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学堂风波(第1/2页)  得闲种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远远瞧见学堂里外围的满满都是人,顾小五有点担心是不是出事了。赶车的阿大说道:“顾小姐快去看看吧,东西我给老太太放着。”

    顾小五道声谢,凭着小个头,钻进人群。学堂门口一群女人跪在地上,打头的瞧着眼熟,好像是前排房子叫燕姐的,只听她哭诉着说:“难道我们不是桃源村的女儿,我们的孩子怎么就不能上学堂。”

    原先村子里办免费学堂还特意给村人开了会,当时老村长再三叮嘱,这是好事,别往外传,免的有那红眼的过来捣乱。可这哪禁的了,嫁出去的女儿回门,嫁进来的媳妇回娘家,不多时就传出风声了。

    道是桃源村发了财,家里娃娃人人都能读书,还免费给吃食呢。

    没成想,第一次出来闹的是村子里嫁出去的女儿们。

    按说嫁出去了姑娘生的孩子也是外姓人,跟村里没甚关系,这是闹的个什么事。

    可别的不说,单学堂免费供中午一餐饭,听讲有菜有肉,诱惑力就大了。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中午在外头吃一顿都能省多少口粮,再说还能免费学识字呢。

    老村长也来了,地上跪的女人们都是他看着长大的,实在是不忍心。

    “燕子,你们都别跪了,好孩子,都听话,村长肯定给你们想个折。”

    “村长大伯,燕子求你了,我男人死了,婆婆又不是个好相与的,回家来哥嫂给我留间屋已经是颇多关照,燕子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我就剩这个一个孩子,我这个当娘的,也想给他求个前程啊。”燕子搂着怀里的孩子悲声痛苦起来,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她儿子才能回桃源村,不然婆婆把持着孩子不放她也无法。

    如果能争取到孩子在村里上学,她们母子俩就不用分开了。婆婆虽说难相与,可对孩子也真心疼,不会阻着孩子读书的。

    想到这个燕子哭的更大声了,后头跪着的几个女人纷纷也哭了起来。哪个女人不苦,嫁出去的更是,伺候公婆丈夫,家里家外。遇上好的还能过个日子,有那不把你当人的,动辄动手就打。只好盼着儿子长大有出息,有盼头才有好日子。

    顾小五正在思考,学堂的事已经大半个月了,为什么今天都来了。女人们可没这么大的胆子敢闹事,定然有人牵头不说,或是受人怂恿。

    宋瑾瞧见顾小五了,忙把她拉进去课室,陶宝和程是谦也进来。

    “这可怎么办,我爹这么大年纪了,,答应吧,不管是不是桃源村的,只要愿意把孩子送来读书,不论男女,十二岁以下都登记。这几个问题只要有钱就能解决。

    “不论男女?”程是谦提出疑问,“若这样,怕是孩子更多了。”

    肯定要不论男女,不然家家都只生儿子,反正六岁就丢学堂能混饭吃还能读书,生儿子多好的事。女儿能干嘛?养大了还不是别人家的人?平白浪费口粮。

    别以为农村人老实,能占便宜的时候谁不是跑的最快的。

    “不仅不论男女,而且谁家要是有儿有女,只送儿子来的话,不准收。头胎生了女儿不送,后头生了儿子送来就交钱才能上。要是不想桃源村几十年后再没有女娃娃,就听我的。”

    在场人都不笨,仔细想想就知道了。

    顾小五接着说道:“程叔叔,我外公年岁大了,最多担个山长的名头,你可愿总理学堂?教书育人,传道解惑?”

    “可我四书五经只是平平,恐怕教不了什么。”

    “我只问你们一句,读书是为了什么?是当官吗?那你当官又是为了什么?为民请命?既然现在有为民效力的时机,你为何不做?程叔叔你不只教识字还要教绘画。陶宝叔算学好,教学堂里算学。小舅舅外头跑的多,要教他们礼仪,见什么样的人行什么样的事。我们学堂不是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