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 作协(第1/2页)  烂剧之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易正有些不忿,开玩笑道:“明明我才是《996》的导演,结果最后火的是你?”

    陈洛熙笑了笑,“大抵上是因为,我长得比较帅。”

    这是一个很扎心的答案,也很欠揍,虽然真的是这样。

    所以易正只能吐槽了一句“草泥马”

    杨雪给陈洛熙安排了好几个访谈,都是知名的杂志,对名气的提升很有帮助。

    现在杨雪算是看到了陈老师在面对访谈时候,是多么的“花里胡哨”,讲话一套接着一套的,把那个女主持人哄得眼冒心心

    然后,两个人交换了微信。

    嗯,杨雪很惆帐,观众或读者对陈老师的定义是——文人。但陈老师哪有一点文人的样子?

    最怕色狼有文化?

    访谈一结束,迷妹们就围了上来,手里拿着那本说集,纷纷求签名。

    这本书,据说销量已经破二十万,在非流行说市场上,暂居第一。

    而另一边,黄和平和莫海滨都写了推荐书,推荐陈洛熙进入上沪作协。

    加入上沪作协的要求是:

    发表作品在10万字左右,或出版一本专集,并由两个作协会员推荐加入。

    黄和平和陈洛熙关系不错,不介意给陈洛熙当个引路人。

    莫海滨就纯粹多了,单纯就是喜欢这个后辈的作品。

    接下来,便是投票环节了,如若成功,陈洛熙将会成为上沪作协最年轻的会员。

    这个荣誉,其实是没什么实质性好处的。

    没有工资,还得交会费。这好比学生时代的“共青团员”,一个虚名而已。

    但这个“作协会员”的头衔,对于娱乐圈的人来说,那加成太大了。

    很多东西可以用钱或者名气买。比如某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

    比如赠予某人荣誉博士?

    这些东西不看你真才实学的,来点暗箱操作,都有可能得到。

    但这作协会员,还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虽然偶尔也会有争议,但不会太离谱。

    首先,你得有作品。

    娱乐圈出书的人不算少,但大部分是自传写真,里面的文字可能都是操刀的。

    这样的作品,肯定是不入作协法眼的。

    当然还有一些明星也出了唯美的说集,什么《你的眼眸,我的世界》《爱你,繁星满天》这种类型的。

    里面的文字和故事,纯粹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毫无任何意义。

    除了这两类,还有一些真正有文学功底的艺人,出了随笔,文采不错,但影响力太,自然也不够格。

    这么一想,4岁的陈洛熙能进入上沪作协,确实是个本事。

    而且,虽然引起了议论,受到一些批评,但很多人还是能接受的。

    陈洛熙不是花瓶,是有创作才华的,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认可。

    但重点是——陈老师迫切地希望,你们把我当花瓶好吗?干嘛觉得我出淤泥而不染?我自己就是淤泥啊!

    维持一种人设,尤其是像“学霸”“作家”“学者”这样有技术含量的人设,其实是很难的。稍微一不心,你就露馅了。

    比如大家跟你谈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是多么牛逼,你非要来一句——不敢苟同,个人更喜欢巴拉巴拉斯基的乡村爱情第三部第六集,那不就很尴尬了吗?

    陈洛熙苦恼跟杨雪说:“我来娱乐圈是当韦宝的,结果成了张无忌,真特么?”

    杨雪有些不懂这句话的意思?

    “你看,张无忌活得心翼翼的,那么多姑娘,犹豫良久后收了一个,被朱元璋欺负一下,就心灰意冷退隐江湖了,拘谨不自在,就像我现在这样,做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