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霜:“没办法呀。我们家离镇上太远了,只能住校。”
秋晨还想说什么,张映华已经背着一大背筐的红苕藤进来了,从霜站起来,想帮忙接,张映华忙说:“你不要来接,这背猪草重的很,我自己放得下来。“
张映华并不是像顾秋晨那样蹲下来,才把背筐放到地上,而是侧着身子,重心放到右边,右边身子低一些,一下就把背筐巧“摔“到了地上堆着的红苕藤上。这种功夫,便是从霜,也是要再大一些,才学会的。
“秋晨,先去端红苕来宰,宰红苕的时候,你可以和你姐姐慢慢说话。“张映华吩咐小女儿。
秋晨:“哦。“
做晚饭的时候,张映华去碗柜里端中午剩的菜来加热,看到碗柜里的三个馒头,没有吭声,只端了剩菜去厨房。
秋晨已经洗好澡了,坐在从霜旁边。从霜在灶下坐着,烧火。顾远山在宰红苕。
张映华:“从霜,东西是你买回来的吧?“
从霜:“嗯。我想着天气不是太热,早晨打饭的时候买的,背回来应该不会坏掉。平时家里都不会做这些东西吃,就买了三个回来,一人一个,您们尝个味道。“
秋晨虽然不知道母亲和姐姐说的是什么,但知道是吃的,立刻问:“姐姐,你买了什么好吃的回来?“
从霜伸手揉了揉妹妹的头发:“我跟你说了,你能保密吗?“
“能。“
从霜凑到秋晨耳边说:“馒头。“
“啊!“秋晨看向张映华:”妈妈,我想吃……“
“不行,明天早晨蒸饭的时候,蒸热了再吃。“张映华一口拒绝。
秋晨:“现在又不是冷天,吃冷的也可以嘛。“
从霜看自己妹妹可怜兮兮的样子,不忍:“妈妈,热饭的时候,热半个给妹妹吃吧。“
见自己的姐姐开了口,秋晨立刻明白多半能行,赶紧站起来说:“妈妈,我去拿。“
“你不要去拿。等下热饭的时候,我给你热半个,但要先说明,你姐姐只买了三个,一人只有一个,如果你今晚吃了半个,明天早晨,就只有半个了。“
秋晨:“嗯。我明天早晨只吃半个。等打了糍粑,我再吃糍粑。“
从霜看向自己的妈妈:“不是大后天才中秋吗?明天就打糍粑吗?“
顾远山:“你妈妈早就计划好了,明天早晨就打,这样子,你在家,可以想吃就吃。到时候留一碗起来,我们中秋那天吃就行了。中秋那天,你奶奶他们也要打糍粑,早晨肯定要在他们家吃。“
从霜想起24年后的父母,心里感慨万千,差点掉下泪来。好不容易把情绪稳住了,才说:“爸爸,妈妈,我这次月考,有三科考了满分。“
这对顾远山和张映华来说,可真是一个实在令他们高兴的消息。张映华虽然没有上过学,但她也大概知道,上了中学,要考满分可不容易。这五六年,村里也有不少人家的小孩子上过中学,可从来没听说哪个考过满分。她心里高兴得很,但对着女儿,却说:“这次考好了,不代表以后都能考好,你可千万不能骄傲。“
顾远山想,这都哪跟哪啊,不过他一向不在这种小事上反驳老婆,也就没吭声。倒是听见从霜说:“我晓得,妈妈,您放心吧。“
晚饭后,张映华去泡明天要打糍粑的糯米,顾远山去洗澡,从霜洗碗。秋晨则站在灶台旁,跟从霜聊天。
她今晚吃到了姐姐买的馒头,现在心里还美着呢。
其实从霜家,每年都要种小麦,一年能收三百斤左右的小麦,但这些小麦,往往只够缴公粮,缴完国家的和集体的,收成好的年头,能余下三五十斤,要是收成不好的年头,可能还不够,还得补缴一些钱。所以每年收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