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9章 离间之策(第1/4页)  崇祯十五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ent>

    离间之策。

    吴甡何等聪明,自然明白皇太子的意思。

    阿巴泰是大明好不容易捉到的一名建虏亲贵,正应该大张旗鼓的宣扬,振奋全国,阿巴泰在京师停留的每一刻,都是对建虏的巨大羞辱。洪承畴祖大寿等人背弃家国,已然是罪人,当举国弃之,现在太子提议用阿巴泰把他们换回来,岂不是在鼓励这种投敌行为?朝臣们岂会答应?虽然太子说,把他们换回来,再用国法处置,但朝臣们怕是不会轻易相信。

    大明文风刚烈,绝容不下洪承畴这等身负众望,结果却屈膝投降建虏之人,洪承畴归来之时,就是被唾沫淹死之日。

    以洪承畴的聪明和他对大明的了解,当日既然降了,以后就绝对不敢轻易归来。

    所以就算黄太吉同意换,洪承畴和祖大寿也不敢回来的,除非大明朝廷保证不追究他们的罪责。

    一句话,这笔“买卖”其实很难谈成。

    但朝中那些清流不会明白这一点,他们只会觉得,任何和建虏的谈判都是可耻行为,换俘更是不可接受,只要太子建议用阿巴泰换回洪承畴和祖大寿的奏疏一递上去,他们必定哗然,必定会群起上书反对。

    反对的人多了,对太子的声望会有很大影响。

    所以吴甡不赞同太子上疏。

    他宁愿自己上疏。

    但太子不同意。

    吴甡心中的担忧和顾虑,太子很是清楚,于是淡淡地继续说道:“阿巴泰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无用之人,用他们三人包括一干投降的八旗兵,换取洪承畴祖大寿,还有一干在松山锦州被迫投降的原先我大明的边军将官,以及邱民仰曹变蛟等一干英勇殉国将士的遗骸,还是值得的。这不止是换俘那么简单,那是在向天下人表明,我大明朝廷对那些忠勇卫国的将士,永远都不会放弃,对于那些血战到底,最后不得已投降敌人的将士,也会有所容忍。以此激励我大明将士,恢弘我大明朝的气势……而这,才是我想要用阿巴泰做交换的根本原因!”

    ———————此为防盗版,正式内容请十五分钟后刷新,如果是半夜,请凌晨刷新,对造成的不便,深深表示歉意。

    太子处置刘泽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额头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过是不是回到官署再问讯他们?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张胜,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两位指挥使对质。

    两人都是满头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

    “听好了,本宫只问一次,但有一字虚言,必严惩不贷。李青山冒功,究竟怎么回事?”朱慈烺俯视他们,冷冷问。

    张胜,姚文昌虽然是刘泽清的死党,但在带天出征的太子面前,却也不敢撒谎,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何况当日知道真相的人极多,他们不说,自有他人会说,于是两人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将当日真相说了出来。当日,李泽清带兵围攻梁山,不想却走了李青山,刘泽清觉得没有面子,于是勾结军中将领,将李浩然生擒李青山的功劳掠为己功。

    不过张胜和姚文昌却竭力撇清跟李浩然之死的关系。

    当两人自白时,同样跪在地上的刘泽清面无死灰,他知道,自己今日肯定是逃不过了。这个总兵,肯定是丢了,幸好李浩然之死他做的漂亮,只要他咬死不承认,太子找不到证据,最多就是罢职,等过了这个风口,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到了太子身边小声而报,却是中军官佟定方。

    原来精武营两个把总队已经悄无声音将刘泽清的五百亲兵堵在了城门口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如果刘泽清的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