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二章“破关”与“过关”(第1/2页)  我只是个匠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不及狂喜,宗冥全身心投入到顿悟状态中。谁也不知道这个状态会持续多久,可能有一个小时也可能只有一分钟,反正在这段时间里收获的东西是万金不换的,至于收获多少就全看造化了。

    其实“顿悟”相对而言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遇不可求:不可求是真的,不可遇就谈不上了。像张慧存、白莹、宗老爷子这些老一辈,谁还没经历过顿悟?

    要是有谁没获得过这种机缘靠着日复一日的修炼生生把修为堆到惊海级,宗冥就不得不说一声佩服了:这世道,像这样甘于恳恳切切“练级”的毅力帝真的不多。

    别人辛辛苦苦修炼了几年、十几年才养成的“道心”,你一朝开悟,直接就达成了,气人不?公平不?

    然而那又有什么办法?修炼本就是不公平的,这个不公平的源泉就是修炼资质——它不仅划分了普通人与修炼者的界限,还将有幸入围修炼界的人分为三六九等。

    虽说一直以来都以强者为尊,但在同一势力中到底是天才能占有的资源更丰富。

    投资天才到底要比投资庸才所花的代价更少、见效更快、收益更高。而像宗冥这样获得了开悟这种机缘的天才……注定了不可能跟其他人站在同一水平面上竞争。

    宗冥全心全意的投入开悟状态,忘记了时间与空间、什么真实和虚妄统统抛到了脑后:何为惊海级?惊海级——不就是惊海级么?!

    任何境界都是在前人已经达到的基础上,由前人或者后人规划制定的,像惊海级这个境界,要是前辈们规定它叫“惊天级”,那自然是可以的。境界名称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或许这个代号在某种程度上颇有深意,然而我们现实中谈到这一代号,首先想到的是人而非该代号本身。

    不管什么境界,承载它的个体“生灵”本身才是“c位”。从崔嵬级到惊海级过度,修炼者终究要明白:我追求的是“真我”,而非至力量!

    封林、崔嵬、惊海、沉雷……这些境界名称并非空穴来风,都有其深意在里边。而崔嵬,其实也可以写作“摧嵬”:力能开山碎石之意。这个境界主要是提高个体实力,以达到凭力量能“摧嵬”的地步。

    若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境界可以比作“方法论”——以修炼为增强实力的方法,修炼者要考虑的就是增强实力,至于为何要这么做……先做了再说,管他呢。

    换而言之,处于这个境界的修炼者就好比一个“莽夫”:只是一个劲的去修炼、提高实力、也掌握了相关技巧,他空有一身本事却不知道该拿这身本身干什么,也没搞清楚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我们看各种演义小说里似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智勇双全”的角色,要么是勇猛有余而智商不足;要么是智商超群而武力匮乏;或者就是智商和武力都处在中庸的位置,没有短板也没有长板。

    而崔嵬级就处于这个程度:力量强大,却并不知道赋予自身强大的种种因素。这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到底是欠了点火候。

    比“方法论”高一级的是“世界观”。到了这个级别,修炼者就会对自己有深切的认识,他们除了懂得力量的增强方法,还明白自己为何拥有力量、为何要拥有力量。

    到了这一层境界,修炼者就摆脱了盲目追求修为、实力的掣肘——这是一种思想境界上的提升,而这种思想境界往往也可以转化为提升实力的巨大推力。

    就好比那个经典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比它更深奥一层的问题是“我为何要知道我是谁?”

    当修炼者开始思考这一层问题时,距离发现生命的本质也就更进了一步。╮╭

    总而言之,崔嵬级到惊海级不过是思想境界的质变,而这一层质变却不是谁都能变的。就像是登山者看到的半山腰风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