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水军操练(第1/3页)  明末美僮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月初的洞庭湖,烟波浩渺,湖面上乱风阵阵,正是水兵练习的好机会。

    到五月份的时候,安国军水师的两百艘大船已经有八十艘全部更换了自己新铸的佛朗机炮。

    以前明军的船只上也有一些佛朗机炮,不过多为旧炮,不少还是万历年间的,早就不堪用了,明军水师也没舍得扔,装在船上做做样子,制敌的关键还是接船肉搏战和碗口铳等物。

    如今安国军水师的每艘两层甲板的大船约三百料(约一百二十吨),经过改装后,在首层甲板左右两侧各配备四门佛朗机炮,船头c船尾各一门,底层舱室是装载粮食c火药c铅弹及其它物资以及桨手作业的地方,第二层舱室则是水兵们起居的地方,第二层甲板是操帆手c瞭望手c舵手以及战兵们的作业面。

    如此布置,自然是为了风雨无阻的作战需要,如果将火炮安放在第二层甲板,一旦风雨较大就不行了,另外风浪较大时,火炮还有掉落水里的风险。

    目前这种两百料的两层船装有三面纵帆,中间的最大,两头的稍小,都是用麻布浸泡桐油后制成。

    船只满载水兵一百名,计有操帆c摇舵c瞭望及其它作业人员十名,桨手二十名,剩余的便是战斗人员,计有炮手二十人(每炮两人)c火铳兵三十人c长枪兵二十人,桨手在不需要划桨的时候还可当做刀兵使用。

    一百二十吨的船只,满载的话可装粮食两千四百石,除去船上必备的物资(包括压舱的东西)c人员,装载一千石的物品应无问题。

    装人的话,如果不考虑舒适的话,再挤个一百人也不在话下。

    至于还有的二十艘更大的四百料大船,在这内河上用处不是很大,在枯水季节就只能在部分航段c部分码头能用了。

    所以,这也是将来在内河上作战的主力战船。

    眼下,这八十艘大船在水师都督王自羽的率领下正在洞庭湖上操练。

    此时的洞庭湖由于江水倒灌等因素使得湖泊面积几乎有六七千平方公里,是后世面积的一倍还多,湖中山岛竦峙,历来是湖霸c水匪的聚集地,安国军水营的副都督宋江以前便是洞庭湖“十八营”之一,他的手下有两千人,可见洞庭湖水域之广,面积之大。

    张献忠的大西军进入湖南,控制岳州c常德以后,水匪纷纷投靠,很多追随他入川,为大西军的运输c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安国军麾下的水师在进入湖南前每艘大船只有五十人,做运输船尚可,作为战船就不够看了,于是李安国让王自羽招募新兵一万人,大多出于洞庭湖。

    其中多半是以前的水匪,看在彼等毕竟属于“技术兵种”的面上,李安国既往不咎,粗粗考察一番后便收入旗下。

    一开始这帮人还比较老实,时间一长这本性便显露出来,最后李安国只得连杀带赶减少了两千人,剩余八千人便分布在这两百艘大船上,加上以前的一万人,总共一万八千人,平均每艘船只只有九十人。

    不过李安国目前不想再增加人手了,一来水手难得,二来目前火炮尚未完全装备所有的大船,暂时用这些人也够了。

    经过闯营c西营c安国军三路人马清剿c招募之后,以往浩渺八百里c盗匪横生c朝廷无可奈何的洞庭湖逐渐变得平静起来,正好利于安国军的水师操练。

    自从去年八月份进入武昌,到今年五月份,王自羽的水军至少在江山c湖面上操练了八个月的时间,如今操控船只的技术基本上没问题了。

    李安国站在一艘四百料的三层大船的甲板上面,身边正站着王自羽。

    湖面上不比陆地上,风势凌厉,风向也变幻莫测,只见水师的操帆手来回变换帆位,船首的舵手也根据一船首领的要求改变船舵的方向配合改变航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