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洞庭船行(第1/3页)  明末美僮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洞庭湖的南边,长沙府湘阴县城靠近湘江的南边,有一处叫西湖坝的地方,此处正处于湘江即将流入洞庭湖的位置,水很深水域却很平稳,以前湖广总督衙门在此处设有一处船场,专门修建c修葺水师船只。

    此时大明内河的船只两头都是宽的,最大的三层船也只有四百料,也就是大约两百吨,西湖坝的这座船场只能建造三百料,也就是两层的宽头船,设有四座三百料的船位,至于三百料以下的单层小船就更不在话下了,设有船位二十座。

    大西军攻占湖南后,将船坞里的已建成的船只搜罗一空,又让船工继续大力建造更多的大小船只,大西军比明军要好得多,工食银子给的足足的,他们在湖南满打满算五个月的时间里让船场开足马力一连建好了上百艘大小船只,加上在洞庭湖c湘江上的其他船场修建的,以及自己本来就有的船只,他们从常德出发去四川时,大小船只上千,几乎铺满了江面。

    就是这样,也不是所有的人有幸坐船去四川,至少有一半的人还是沿着长江南岸的山体步行。

    一时间,岸上步行的大军,与江中船上的大军交相呼应,蔚为壮观,这也是原本占着江南荆州府几县的闯营畏惧之下撤回江北的原因,不过最终便宜了安国军。

    李安国自打从江西回来后,心里突然有了另外的想法,而他这个想法要实现光凭他那两百艘大船完全实现不了。

    于是他便有了新建船只的想法。

    仍然是内河船只,全部为可搭载一百人的三百料大船,不过他根据自己脑子里的记忆,将船只改成了船首呈尖状便于破浪c加速c船高增加两成的形制,此时内河上的船只也不是没有尖头的,吴淞一带的船场就有不少,郑彩的镇江船队更是大有船在。

    所以李安国将自己的想法给船工们说了之后,他们很快便明白了,“这不就是广船嘛,大都督,以前总督府也给过我们船样子,不过还没来得及建造就”

    李安国一听大喜,其实他就这么一说,如果彼等确实没办法建造,那只能修建宽头船了,现在既然有船样子在,那就不在话下了。

    “大都督”,这是船场的一个大工,叫杨俊生,镇江人,是湖广总督衙门从吴淞一带弄过来的,一个四十多岁的老船工,生的短小精悍,以前就建过广船,“以前我在吴淞时,修建的广船至少有四百料,六百料c八百料的也不少见,不过吴淞一带水深浪大,自然要用大船,如果就在湖广地界行驶的话,三百料就足够了”

    “不”,李安国却摇摇头,“你将小的船坞的一半改成大的船坞,全力建造三百料c四百料的大船,我问你,这船期如何?”

    “禀大都督,如果船材足够的话,三百料的要四个月,四百料的要五个月”

    “那晾晒木材需要多长时间?”

    “大都督,海船用的木材异常珍贵,不过江船就没有如此严格,一般的杉木就行了,除首层甲板以下以及隔舱仍需用杉木外,其它构件用寻常的松木即可,当然了,如果有铁力木和楠木就更好了”

    “木材过来后,首先得晒干,这需要十日以上功夫,还得靠老天不下雨帮忙”

    “接下来就需按照船样子处理木材,无非是用刀斧锯子,完成一艘三百料的船只需要十日”

    “然后最好是浸泡在桐油里三日,如果桐油缺乏,刷一层桐油亦可”

    “最后便是建造船只了,这最少需要三个月”

    “建成之后仍需刷上桐油,船底及两侧还需用石灰和干草掺着桐油填缝,这也需要三日”

    “也就是说最快四个月可完工一艘三百料的大船”

    李安国一听心里有些着急,“船场眼下有哪些工种?”

    “禀大都督,无非木工c帆工c油漆工及船工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