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秘密听证会(第1/3页)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亨利分析了德国的情况,总结说明:如果德国不能迅速击败法国、迫使法国退出战争,就必须打通另一条资源线——海上贸易线。但由于英国所处的地利以及海军实力远超英国,海上贸易线被英国封锁死的概率极高。换句话,两条路哪一条都不好走,德国将是必败的结局。美国要做的就是提前给德国输血,好让英法多流一些血,更虚弱。

    附件3:对英分析:a英国是海权国家,海上贸易线将决定英国的存亡。而海上贸易线的安全取决于英国大舰队,这就迫使英国加大海上投入;b英国陆军:由于历史原因,英国王室对陆军的重视远远落后于海军,陆军的人员不过20万人,装备相对落后,现装备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虽然非常先进,但步兵部队使用的支援火力很差,少量装备丹麦的麦德森机枪(这种机枪射速比较慢),重机枪的数量也不多,用于进攻将存在火力不足的问题,防御倒是可以依托阵地,依靠大量的射速极快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形成火力网。

    故而,如非有把握住,英国不会在战争中投入大量陆军,而是会以海军为主,就是说英国的战略是:将以海上封锁为主,迫德国公海舰队决战为辅,只要消灭或者重创德国公海舰队即可达到目的。从而形成德国国内因缺乏物资的困境,迫使德国国内秩序崩溃,达到逼德国投降的目的。

    对于食品等必须生活消耗,英国的战略储备并不高,战时需求旺盛。幸亏英国有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样几个还算发达的联邦成员,只要海上贸易线不被切断,英国的战争潜力就不会被削弱。

    以上都没什么,重要的是人口。英国人口5000万的总数,将是英国的软肋,为保护庞大的殖民地,英国人口的损失不能太大,否则不等德国战败,英国就会解体。人口问题导致英国不会为法国提供更多人力方面的支援,这就会造成法国会遇到大量的人口损失。不客气的讲,英国会帮助德国打断法国的脊梁!

    附件4:法国:法国人的特点是讲究浪漫,好幻想不切实际。自从普法战争失败,法国军队就失去了进攻的勇气,估计一旦德法之间爆发战争,一开始法国会发动进攻,但由于法国遵循的作战宗旨还是防御,会导致法国在进攻中损失大量军队,然后陷入防御~再防御的循环,依靠防御拖垮德国。收缩防御会导致法国在开战之初丢掉大量国土,损失大量人口。这会使法国即使战争胜利也陷入国力衰退的窘境,甚至在下一场战争时轻易战败!

    准备好了报告文件,亨利先找到塔夫脱,然后一起去白宫向泰迪汇报。因为是公事,所以不能像回家一样甩开塔夫脱,单独告诉泰迪。听了亨利的汇报,一先一后的两位总统对亨利报告的认识非常一致,报告提出的很多问题和建议都可以作为未来美国的国策。

    现在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圈定主宰美国未来政治走向的那部分人选,只有这部分人才能按照今天制定的方案执行下去。亨利是报告的始作俑者,不必再提,因为未来肯定是会以政策制定者为主导的。真正困难的就是年青一代的选择,像西奥多罗斯福,最多在竞选连任一届总统,按照竞选总统的不成文的规则就到头了。塔夫脱能干两届,现在是1905年12月,也就是说,罗斯福能执政到1909年,塔夫脱最多执政到1907年,但这玩意谁敢保证呢?也许只能一届总统就结束了,这还是塔夫脱一直以来的志向不再总统的问题导致的。

    塔夫脱之后,可能就是民主党上台了。要保证美国崛起的路线不动摇,就必须取得民主党的支持,也就是说,必须要有民主党的后起之秀加入这个大规划当中,谁是最合适的人选?

    亨利给出了一个建议:伍德罗.威尔逊。这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哲学家,不管他是否能登上总统宝座,还是在未来任职期间会选择哪种类型的执政方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