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忙碌的行程3(第1/1页)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亨利福特很期待亨利鲍尔默的到来,他迫切想见一见这个给了他巨额投资,又为他提出各种受益匪浅的建议的天使。与此同时,亨利鲍尔默也很期待同福特的见面,对于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男人,说不感兴趣那是假的。

    见面就在两个年龄相差十七岁的男人的拥抱中开始了。拥抱过后,福特拉着鲍尔默的手不肯松开,十分的热情。亨利也无可奈何,如果可以谁愿意跟一个快四十岁的老男人拉着手走路呢。好在并没有走多远,就到了一栋高大的厂房,和以往所见的不同,这栋厂房很整洁,四周是一排排矮小的冬青树,门口是灰色的水泥路,水泥路上用黄色的油漆分割开来,形成了两宽两窄的四条线路,很明显福特采纳了亨利鲍尔默的厂区规划意见,简单的布局一下子就让福特汽车工厂鹤立鸡群,也让一种专家好感大增。这时代工厂就是工厂,没有规划,到处乱糟糟、污水横流是常态,所以才有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里说:“资本来到世间,血淋淋的”思考,确实如此,后世把工人的地位提升的原因就是通过各种工人运动,比如罢工就是美国的工会组织的最常见的手段,不管工会上层领导罢工是为了什么,但客观上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和收入是不争的现实。而工人的收入增加,就代表可用于生活支出之外的资金增加,也就是扩大了消费领域。这种收入的增加客观的扩大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类似纺锤型的结构无疑是最稳定的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上,也可能坠落底层,庞大的中间阶层——中产阶级构成了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上层建筑要想改变什么,就要通过引导中产阶级的思想,这也是美国为什么那么多富豪大亨要搞报纸、期刊、电台,以及后来的电视台、网络等等媒体的原因,而后世的美国富豪如果没有能控制的媒体或者投资媒体股权就算不上是上流社会一员,用自家的雷顿酒庄产出的葡萄酒招待专家们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所以长途旅行后的第一站就是瓦列霍旁边的纳帕——雷顿酒庄。对于解除旅途疲劳的良药~可口的葡萄酒,所有的专家没有一个拒绝的,而且8月底的纳帕气候实在是舒适的很,卡里小镇(卡利斯托加)的温泉更是让大家洗去了一身的疲惫。后世卡里小镇还曾列名美国最美十大小镇,可见这里景色之优美。

    从卡里小镇出发到瓦列霍不过三十多英里,一小时的车程,早上走晚上还能回到小镇上继续泡温泉。于是这次瓦列霍之旅成了亨利所参与的最舒适的一部分考察了。

    对船厂的考察总是千篇一律,离开瓦列霍到塔科马也只是距离而已。倒是从西雅图返回的时候,去洛杉矶的一个小组传来一个令亨利感兴趣的事情:位于洛杉矶南部靠近墨西哥的圣迭戈市打算自己出钱建设一个供海军使用的维修基地。这时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母港在夏威夷的檀香山(火奴鲁鲁),还有一部分在菲律宾,但这两个地方都缺乏必要的工业维修能力,原本位于瓦列霍的海军造船厂可以进行维修,但夏威夷到旧金山可比到圣迭戈远多了,很不方便。在海军透露出要加大太平洋舰队的实力的风声后,作为距离夏威夷最近又具备一定工业实力的圣迭戈就高兴坏了,即使自己掏钱也要把基地建成,有了海军基地就代表有了人口,有了消费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投资,以一时之投入换取持续的回报,总之,不管是圣迭戈还是海军都高兴。

    亨利自然要带队去圣迭戈考察,即使建船厂也要有标准的,因为组成战舰的各部分都要能够使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那么维修厂也要有生产标准件的要求。不仅能完成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又能完成海军的委托,还能享受到圣迭戈优美的风光,亨利真是享乐工作互不耽误啊!(内森语。)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