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小姨子甄宓(第1/3页)  三国之神谋萧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彦知道现在的并州就是个烂摊子,点头道:“你尽管说。”

    “并州处于边关之地,民风彪悍,若想治并州当先收民心,我请主公免去并州三年赋税,以安抚百姓,恢复民生。”

    免一州百姓三年赋税,这可不是说笑,如此一来得到并州非但没有好处,反而成了负担。不过萧彦想了想终究答应下来,“没有问题。”

    崔钧接着道:“并州因为连连战乱,百姓多有逃散,请主公迁移十万户冀州百姓来并州各郡县定居。”

    十万户百姓至少也得三十万人,这么大的工程极为耗费精力,而且谁都知道并州有胡虏为祸,谁愿意到这来。

    不过想发展并州,没有百姓绝对不行的,萧彦咬了咬牙沉声道:“这个也能依你。”

    崔钧再道:“匈奴鲜卑等胡族见识到我军之雄壮,不敢为敌以有心投效,请主公同意我安抚胡人并开设市场,以盐,粮,布匹,茶砖,陶瓷等物换取胡族的牛羊战马还有毛皮。这样一来可以满足胡人所需,也可自取其利,二来胡人有了盐粮吃用,在加上畏惧黑山军之强盛,就几乎不会再入侵并州了。”

    “这个...”萧彦每当想到五胡乱华,就恨不得杀掉所有胡人,跟他们做买卖确实有些难为萧彦了。

    崔钧不知道萧彦为何对胡人有如此彻骨之恨,只是劝道:“主公,若断了商路,胡人无法获得盐粮不亚于把他们逼上绝路,就算黑山军势大他们也会铤而走险侵入并州劫掠,这样对恢复并州经济绝无好处啊。大丈夫当强则强,当忍则忍,他日我黑山军一统天下,坐拥百万雄师,再扫荡胡人也不迟。”

    萧彦一听豁然开朗,“也罢,你去办吧,不过是征讨为主,招抚为辅。切不可让胡人认为我黑山军软弱可欺,只是心存怜悯,才给他们一条生路。”

    崔钧见萧彦同意,心中大喜,担保道:“主公放心我都记下了。若此三个条件依我,三年之后必能还你一个繁荣兴旺的并州。”

    崔钧的内政能力仅在沮授贾诩之下,萧彦对他还是十分信任的。

    将此地事宜安排妥当之后,萧彦带贾诩,赵云,典韦,张合,张牛角等将回归冀州。

    一面加派官吏去并州各郡县上任,一面召集众臣,主持迁移百姓之大事。

    时至月末,萧彦正在家中挑弄新生儿萧捷,萧彦出征并州之时甄姜又给他添了一女,萧亮如今以有六岁,一直嚷嚷着要抱妹妹。

    萧彦将萧亮叫到一旁,问他,“亮儿,今天在学堂都学了些什么?”

    萧亮顿时紧张起来,小心翼翼的说道:“父亲,今天我学了诗经,珠算,还有古史。”

    “喔,古史都讲了什么?”

    萧亮听父亲没问自己诗经和珠算,顿时轻松起来,“父亲,今天夫子教了李广大将军,说李广将军大破匈奴,还有李广将军射石搏虎的故事。”

    “有一次,李广大将军出去打猎,见草丛里有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虎...”

    萧亮绘声绘色讲起了李广的故事,情到深处,他高声道:“我长大了也要像飞将军李广一样,做一个英勇善战的大将军。”

    萧亮说着兴奋不已,忍不住抽出随身携带的木剑在空中挥舞。

    “好,我儿其志可嘉。”萧彦拍掌夸赞。

    甄姜却嗔怪道:“你可不能学你父亲,经常出征在外,让母亲担惊受怕。要好好读书,今天夫子讲了什么诗?”

    萧亮捂着肚子,叫道:“娘亲,我肚子疼,我要去茅厕。”

    “背了诗才能去。”甄姜沉下脸说道。

    萧亮眼珠转动,可怜巴巴的看着萧彦,萧彦微笑道:“去吧,我在这儿等你。”

    “喔。”

    萧亮跑到房里拿出一本诗经,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