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萨尔浒之战(上)(第1/3页)  鬼话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老者是建州女真的首领,满清帝国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而旁边这名壮汉则是他的二儿子代善。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因为谋逆被他处死了,现在代善就是大贝勒,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二人都做女真装扮,额头头皮铁青,留了一条乌黑的辫子。

    片刻之后,明军开始渡河,代善松了口气,又过了一会儿,只见明军已经渡河了接近一半的部队,但剩下的一半站立不动,似乎没有渡河的意思。代善又着急了,道:“这是怎么回事?剩下的人为什么不动,阿玛,到底要不要放水?”

    努尔哈赤皱眉,自言自语道:“辎重大队不过河,这在意料之中,只是还有接近一万人马留在原地,这是什么意思?”

    代善道:“咱们还是等剩下的一万人渡河再放水吧!这样子杀伤的明军能多些。”

    代善作战勇猛,擅长领兵作战,缺点是有些贪心,这跟少年时穷苦的生活有关系。

    努尔哈赤果断挥手道:“不能等了,开闸放水。”

    代善连忙吩咐兵用旗语指挥筑坝的兵士,在浑河上游一处平缓之地,数百名女真人筑了一条堤坝,把河水堵住,成了一个小小湖泊。接到旗语之后,这些兵士迅速搬开石头,让河水倾泻而下,轰隆隆声中,一个白色浪头直向下游奔腾而去。

    此时,杜松和王宣的大军已经快渡完了,忽然听到上游传来轰轰的古怪声音。二人向上游望去,脸上不禁同时变色,只见一条白色水线,如水坝一般平推而下。

    “快,加快渡河速度!”杜松和王宣都向后面大声呼喝。

    此时还有数百士兵正在河水中,已经不用命令了,他们自己也看到这恐怖一幕,争先恐后向河岸奔跑。浑河是条大河,即便枯水期宽度也有百余米。仓促之间哪能跑到对岸,只见浑浊的河水夹杂着树枝,冰块,泥沙汹涌扑来。这数百士兵惨叫着被卷入激流之中,两岸数万官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给水流卷走,转眼间不见了踪影。这季节浑河水温很低,又夹杂大量异物,这些士兵绝无生还可能。

    “奶奶的!”杜松望着浑河喃喃咒骂,他在想:“山东小子也许情报是真的,努尔哈赤主力就在附近,等着伏击自己呢!”

    王宣忽然想起什么,叫道:“主帅,咱们要不要渡过苏子河?”

    苏子河是条小河,属于浑河支流,刚才浑河水浅,苏子河瘦得仿佛小溪一般,几步就能跨过去。现在浑河水位猛涨,苏子河也跟着上涨,如果不马上渡河,一会儿就渡不过去了。

    杜松到底是老将,立刻决断,全军快速渡过苏子河。此时,渡过浑河回去是不可能了,被困在浑河和苏子河右侧的萨尔浒山方向,无险可守,如果碰到对方骑兵,指定完蛋。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快速攻打苏子河左侧的界凡山上的吉林崖。依靠关卡地势,拖住努尔哈赤大军,等马林部过来,才有取胜机会。

    于是,两万兵马又快速渡过苏子河,苏子河不宽,只有十几米,但这两万兵马连续两次渡河,加上早起行军,没吃午餐,个个饥肠辘辘,十分疲惫。

    杜松此时已经有点后悔没听从赵梦麟和辛明的意见了,早知道这样,就不渡过浑河了。但现在骑虎难下,只能向前闯了。杜松纵马驰到一个土坡上,高声道:“兄弟们,你们跟我老杜出生入死这么多年,知道我老杜的脾气,我老杜是个不识字的武夫,可是却不学那些读书人贪财怕死。今天如果能攻下吉林崖,拖住努尔哈赤的主力,我们就是这四路大军中的首功。如果朝廷给赏赐,我一文不要,全都分给今天冒死作战的诸位,我杜松说到做到。”

    杜松说的读书人自然是指朝廷那些文官了,杜松虽然脾气暴躁,固执己见。但他不怕死,不贪财,从来没有吃兵饷,喝兵血之类的劣迹,这在大明将军中很少见。众人听他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