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探路绘图(第1/3页)  重生到70年的电影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探路绘图

    十岁的李鑫在脱离李武的视线后,开始自己的探路之行,美国不同于香港,在香港,一个十岁的孩子在七十年代穿梭在大街小巷很正常,前提是自身熟悉的街区。

    在美国像李鑫这样年纪大熊孩子也是一样在大街小巷穿梭,不过李鑫虽然年纪和身形都不惹眼,但是他的黑发黄皮肤在众多的白人中还是很惹眼的。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出众,李鑫每次都是带上棒球帽,然后带上一副骑行风镜,看上去就是一个喜欢彰显个性的熊孩子。

    帽子配风镜,再加上长袖卫衣,李鑫已经在众多白人孩子里面不是那么多醒目了,毕竟骑车路过的时候,人们都是采用的模糊记忆,主要关注点是在衣服上,而非肤色和长相。

    虽然李鑫已经重生五年了,可是骑行在这个时代的美国街头,李鑫还是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复古的汽车,夹克衫,喇叭裤,还有那奇特的爆炸披肩发等等。

    都让李鑫有种不真实的错觉,自己是真的处在一个现实的世界还是在一场虚幻的梦中呢?

    现在波士顿的街头到处是彰显个性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正是美国嬉皮士文化流行的高峰期。

    作为年轻一代的美国青年,已经开始反感僵硬刻板的传统,开始追逐属于自身的社会文化,可是没有生活沉淀和社会经历的年轻人只能是模仿。

    将自己觉得酷和个性的东西安装到自己的身上,而这个时期,美国国内的反战游行已经变成了常态,追求独立的年轻人看到人们对政府的抗议和不满,开始逐渐把对抗政和主流当作了一种自由的表现。

    于是嬉皮士这种用公社和流浪的生活方式表达不满的文化开始被年轻人接受,年轻人们开始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开始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不过慢慢的这些年轻人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忘记了自己最初是为了平等,为了彰显自己能自由独立的和社会对话。

    慢慢的,他们开始逐渐脱离主流社会,开始在酒精和毒品中追求自身的梦想。

    现在这种情况还不是很明显,毕竟大麻虽然也是一种毒品,可他的危害性还没有海洛因和可卡因厉害。

    等再过几年,当那些黑帮发现了毒品的利润后,这些追求反叛和自由的嬉皮士才会真正的堕入深渊。

    出了剑桥市之后,李鑫明显感到了社会环境的不同,首先是嬉皮士的增多,和剑桥市里面那些追求嬉皮文化的年轻大学生不同,外面的这些嬉皮士更接近于流浪汉。

    很多的嬉皮士在街角或者巷尾三五成群的抽着大麻或酗酒。

    还有一些人在打架斗殴,这已经和社会底层的小混混没有什么区别了,只不过是这些人的家里还有部分资产支持他们挥霍而已。

    同时,李鑫发现了很多的退役士兵,这些从越南撤离的美国大兵似乎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妥善安置,很多士兵有着颓废,酗酒甚至是暴力倾向。

    而且很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很多的市民都在排斥这些老兵,李鑫貌似脑海里有了生命想法,却又一闪而逝,没有抓到。

    经过一段时间的骑行,李鑫将自己得到的信息开始记录下来,并开始在地图上进行标记,从刚开始最近的萨摩威尔,到后来的波士顿市区。

    不过李鑫一直没有去南波士顿,并不是李鑫不想去,而是那边的环境不太适合,首先那是爱尔兰人的聚集群,虽然整个波士顿地区,爱尔兰人占据总人口的20%,可南波士顿更像是爱尔兰人的独立社区。

    南波士顿更像是一个孤立的半岛,和市区相连的只有一座公路大桥,这种半封闭的环境对于现在的李鑫来说还是有些危险的,毕竟经济落后人员密集就意味着社会治安的混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