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章 河滩之战 下(第3/12页)  江山争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路人马,有十来万人都头上去了,如同涨潮的潮汐一般席卷而上。

    终于,在这种人山人海的战术下,已经清空了不少鹿障,接近了土堡之下。

    轰轰轰!

    一艘大舰上,冲出不少铁骑,浮水而上,如浪之纵,骑士们枪矛高举,如狼之行。

    那是一只精锐骑兵,足有千人队,曾经在罗昭云的麾下当过差,此刻,裹挟着极其凌厉强悍的杀气,犹如天降狂飙一般,令人震颤的蹄雷声浪涌起,河滩为之震颤,踹障冲锋,雷霆万钧。

    “噗哧!噗哧!”

    到了一处陷马坑区,一片人仰马翻,受伤的战马和被摔伤压伤的骑士痛苦地满地打滚。他们并没有痛苦多久,因为后续源源不断的骑士又冲了上来,把他们踩在了脚下,一片血腥。

    但这样的冲锋,快速接近了土堡壁垒下,被土城墙头上的弓箭手,射成了刺猬。

    攻势在此起彼伏,这里伤亡大,其它地方,伤亡就会小,进攻有所侧重,步兵、盾牌手、弓箭手已经冲上河滩一半以上的位置,准备攻击土墙壁垒。

    这是一条用泥沙、黄土、岩石积累起来的土石墙,并不十分坚固,但依旧阻挡了隋军的前行。

    墙头有垛口,藏着弓箭手向外放冷箭,不少刀枪甲士,阻挡着有人攀爬。

    “架起云梯!”一些校尉指挥着千人队、百人队,在源源不断冲杀。

    前线推进,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

    那道土墙城头、城下,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绞肉机,在飞快地收割着人命。

    高句丽的伤亡也在加速,因为隋军已经杀到城下,在攻打土堡了,这远没有辽东城坚固,所以,有些地方被撕破了口子,撞倒了墙壁。

    “杀杀杀——”

    双方大战,不死不休,犬牙交错,鲜血飞溅。

    许多将军、大臣们看到这一幕,不得不承认,他们以前低谷了高句丽,以为是一个番邦小国,乌合之众,甚至不少大臣以为,都是一些朝鲜半岛的高丽棒子,事实却非如此。

    高句丽国,在经济上有契丹人游牧、辽西、辽东的汉人农耕;军事上保持着游牧民族的勇武;地理上他们占据着险要的地势;而军备上,他们有着诸多进攻性、防御性的武备,足以在阵地战中,跟大隋正规精锐一争长短了。

    “呜呜呜”伴随着雄浑悠长的号角,隋军再次吹起了集结号,第三波、第四波大军陆续渡水作战。

    由于高句丽准备妥当,依靠雄山峻水,地利优势,展开防卫之战。

    那些崇山峻岭、悬疑峭壁之间,安插了岗哨、箭塔,埋伏了兵马,隋军想要偷袭、巧渡也难做到。

    而在那些容易靠近、登陆的渡口、河滩,都已经被设置了障碍,土堡、壕沟、倒刺、鹿障、蒺藜、陷马坑,无所不用其极。

    加上那些投石车、火油瓶的使用,居高临下,给隋军将士带来了灾难性打击。

    高句丽的大军中,有高句丽本土的游牧人、耕种居民、汉人、北齐人、朝鲜人组成,这是主力军,同时,还掺杂了契丹人、靺鞨人、铁勒人、东部突厥人,这些少数部落都挨着高句丽,一部分族人迁入了辽西,所以被征调过来。

    这是一个复杂的部队,同样彪悍无比,当年北齐被北周、大隋攻击覆灭后,一部分王族、贵族逃入了关外辽西、辽东之地,成为当地的贵族,如今跟高句丽贵族唇亡齿寒,暗中勾结在一起。

    守城的器械、战术等,完全按照中原的套路,取长补短,针砭时弊,可以说,对付高句丽,却远比西南吐谷浑、吐蕃国、西域国等,难度大多了。

    可是,杨广和大臣们看不到这些,只认为高句丽弹丸之力,就是高丽小丑,不足为惧,百万雄师到来,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