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大梁战役【补更26/40】(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则早已派遣兵卒将其中的文士、学子通通带到城内。

    八月十一日,楚水君率领诸国联军抵达大梁境内。

    大梁,乃是魏国旧日的都城,纵使诸国联军自从起兵一来连战连胜,也不会轻视这座城池。

    更何况,楚水君更希望通过威迫,迫使大梁城内的官民献门投降,毕竟大梁这座城池对于魏国的意义非同小可,若能迫使城内魏人投降,这可远比强行攻陷城池更能打击魏国的士气。

    为此,楚水君派了一名使者前往大梁城内,希望能够使大梁迫降。

    没想到,那名使者还未进城,只是在城下高声叫嚷,希望与城内的城守见一面,就被站在城楼上的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命魏将周骥一箭射死。

    “岂有此理!”

    听闻此时,楚水君大怒,当即命令齐将田耽、楚将项末、项培以及越将吴起,各自率领军队攻打大梁,而其余军队,则在距离大梁大概二十里处的位置建造营寨。

    不得不说,大梁城作为魏国旧日的都城,它的防御性能,可非诸国联军此前攻克的那几十座城池可比。

    只见城墙上,每二十步就设有一座岗亭,岗亭内皆安装有魏国目前最优秀的第四代魏连弩。

    不得不说,魏国曾经在安装这些魏连弩时,其实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象征或者装饰,毕竟,就算魏国已迁都到雒阳,但仍无法改变大梁在魏人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但凡是冶造局研究改良出最新的战争兵器,首先会用于大梁的城防,尽管当时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些当前最先进的战争兵器,可能这一辈子也难以派上用途。

    但没想到的是,这回还真派上了通途,而且一开局,便让诸国联军灰头土脸。

    这不,在诸国联军强攻大梁的时候,城墙上的魏连弩便开始发威,专门瞄准着城外那些跨坐在战马上的将领,逐个点名射击。

    仅仅只是一炷香的工夫,诸国联军中便有三十几名将领被射杀,无一幸免。

    这惊地楚水君立刻终止了对大梁城的进攻。

    事实上,当时诸国联军的士卒,甚至才刚刚一路狂奔到城下,还未对大梁的城防士卒造成什么有效的威胁。

    “怎么可能?魏连弩的射程,莫非有近八百步?”

    站在阵地的前方,楚水君估测着大梁城墙上那些魏连弩的射程,莫名震撼。

    八百步,换算下来大概三百丈左右,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的射击距离,它甚至比其他国家打造的抛石机还要远。

    楚水君估测地颇为精准,第四代魏连弩,拥有着近三百丈的恐怖极限射程。

    虽说在这个极限射程下,它无法洞穿魏国最新式的铁盾,但要知道,这个比较对象乃是魏国最新式的铁盾,而并非是其他国家的盾牌或者甲胄。

    而一名千人将,一般他的有效指挥半径是多少?四百步!

    也就是说,倘若这名千人将想很好地指挥自己麾下的士卒,他最起码也得呆在距离最前线大概四百步的距离内,负责指挥方圆四百步内的士卒。

    然而这个距离,恰恰好就在魏国连弩的点名射击范围内,甚至对于魏国第四代魏连弩来说,这仅仅只能算是「中距离」而已。

    在这个距离下,就算那些千人将穿着几层甲胄,且手举盾牌护地严严实实,最终也难逃被魏连弩一箭射死的下场。

    『这可如何是好?』

    诸国联军的将领们有些犯难了。

    总不能叫那些千人将一个个都躲在后边吧?这样还如何指挥其麾下的士卒作战?

    最终,楚水君只能下令,命令所有先锋将领下马步行,撤除旗帜、更换寻常士卒的甲胄。

    虽然这样做会增加这些先锋将领指挥上的困难,但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