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3章:设局【二合一】(第2/5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夸张地说,在那段韩国最艰难的岁月里,康公韩虎功不可没——不管他私底下的人品如何,他对于这个国家的贡献,确确实实称得上英雄两字。

    甚至于就算放在整个中原,亦称得上英雄。

    若没有韩虎,可能韩国早已成为林胡、匈奴、北狄、赤狄、东胡等异民族肆意妄为的猎场,甚至于就连中原也可能遭受波及。

    但这等英雄,结局却颇为可悲,被一只素来看不起的禽鸟给啄死了。

    随后,家产被抄没、军队被拆分,就连几个儿女,也被变相软禁在蓟城,甚至于还要被韩王然扣上一个「企图弑君谋位」的罪名——当然,其实这个罪名也并非全然是污蔑,毕竟康公韩虎的确一直希望将长子韩琳扶上韩国君主的位子。

    总而言之,似这等英雄,晚景本不该如此凄凉。

    不过话说回来,倒不是韩王然记仇,纵使人死了也不肯泯灭恩仇,说到底,原因还是在于韩虎的名望实在太高的关系——若不尽可能地抹黑,韩王然无法取信于人。

    毕竟韩然并非赵润,没有赫赫战功在身,他唯一值得称道的,也就只有韬光养晦十余年的傀儡生涯而已,但这一点韩国的臣民大多不清楚,因此相比较被称为英雄的康公韩虎,韩然在很多臣民心中的印象平平无奇。

    因此,韩然当初才要抹黑康公韩虎,指责韩虎虽然是英雄,但年老失节、企图染指王位云云,再加上当时有丞相申不骇、廷尉张开地等朝臣,外加李睦、马奢、暴鸢等人支持,这才勉强使国民相信了这个说法。

    倘若如今元邑侯韩普重提此事,并揭露当年韩然的种种行为,颠覆王室这固然不可能,但至少能让韩国的内部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并且,有利于张启功实行下一步计划,比如说,叫元邑侯韩普扶持另外一个具有王室血脉的王族子弟为王,分裂韩国——不求用这个伪朝廷去击败蓟城朝廷,只求搅浑这摊水,给他魏国创造有利的局面。

    在听完了张启功的全盘计划后,元邑侯韩普若有所思。

    此时他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张先生其实并不疯——至少并没有叫他打着「锄昏君」的旗号直接杀到蓟城去,而是叫他在元邑这边弄个‘伪朝’,给蓟城那边添堵,同时制造混乱。

    虽然此事也不容易,但比起直接杀到蓟城去,却是要容易许多。

    唯一的问题是,元邑侯韩普手中无论是钱粮还是兵力都不足,万一蓟城那边叫渔阳军或者太原军前来围剿,元邑很难守住。

    说到这事,北宫玉插嘴道:“钱粮方面倒是不难,翻过太行山,即是上党,姜鄙在上党经营了数年,仓内粟米应该充足,都尉大人不妨向姜鄙将军寻求援手……”

    张启功闻言还没表态,就见元邑侯韩普皱着眉头说道:“若是数年前,北宫先生的建议甚好,但眼下,井径关已落到李褚的手中……”

    “李褚?”张启功与北宫玉对视一眼,脸上均露出几许不解。

    见此,元邑侯韩普遂简单地向他们二人解释了一番,并着重指出,倘若他们想要在元邑做些什么动作,宜安的李褚这颗钉子,必须除掉。

    不过在元邑侯韩普看来,想要除掉李褚,可不是那么简单。

    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张启功与北宫玉在听到这话后,却是一脸不以为然。

    那李褚自身武力不俗又怎么样?

    出入皆有护卫在旁又怎么样?

    他二人此行带来了足足两百余名黑鸦众,别说杀区区一个李褚,就算是攻陷宜安,悄然屠尽城内城外的韩军,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

    当然,屠尽宜安城内城外韩军这种事,张启功与北宫玉当然不可能那么去做,一来是无谓的杀戮容易竖敌招惹是非,二来嘛,实在是太可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