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4章:步入绝境的韩国【二合一】(第2/5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过一场史无前例的商事战争,让中原各国见识到了商人的力量,这对于商贾们而言,倒也是一桩扬眉吐气的事,至少从此之后,儒家以及个别学派,再不能用这种论调来继续打压他们。

    商贾的地位,从此得到提高。

    可能是得到了这方面声誉以及地位保障的关系,魏国的商贾们尽管在这次商事战争中损失亦颇大,但却非常配合朝廷,或许是他们觉得,金钱可以再挣,但似这等可以提升商人社会形象与国内地位的机会,却不可错过——这些才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而对于张启功来说,他则是为了弥补之前那次计谋的遗漏,报复摆了他一道的韩国,叫韩国那批新铸的铜币彻底成为一堆废铜。

    在利害一致的前提下,张启功很快就跟文少伯、陶洪所代表的商人势力达成了默契,有条不紊地开始打击韩国的货币体系。

    在这次行动中,无论是魏国的细作还是天策府左都尉高括手底下的青鸦众,皆配合张启功的行动,潜伏韩国境内各郡各县,释放谣言,企图摧毁韩国平民对国家货币的信任度。

    第一站,即是在巨鹿城。

    此时的巨鹿城,正忙碌于秋收,本来嘛,韩将乐弈与燕绉见肥城的魏国镇反军毫无异动,心中稍微松了口气,以为可以相安无事地度过今年。

    没想到,才刚刚松了口气,城中便爆发了一则谣言,矛头直指韩国的铜币——既由韩国朝廷掌控的国家货币。

    该则谣言的大意很简单,无非就是说他韩国的铜币已失去了原本的价值,且蓟城朝廷企图用这种的国家货币,收购平民手中刚刚收成的粮食,试图将国内大贵族、大世族的损失,转嫁到平民身上。

    一听到这个谣言,巨鹿城内的平民顿时哗然。

    其实说实话,由当地县衙所代表的朝廷,来收购该县的粮食产出,这是历来很常见的事,也是各国建立在为保障平民利益、调控市场米价,以及有效应对天灾人祸的有效策略,其实是一项对各方都非常有力的策略。

    可坏就坏在,前段时间韩国为了抗拒魏国商贾的倾销手段,使出了增铸铜币的伎俩,虽然这成功地加剧了魏国商贾的损失,且有效地弥补了韩国国库的损耗,但这件事被魏国揭破之后,难免还是让韩国货币在国民已经天下人心中信誉,为之大跌。

    在这个前提下,韩国朝廷例行采购粮食,稍微经人挑拨,就难免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即转嫁损失的手段。

    在短短半日内,巨鹿城内的韩国平民怨声四起,其中有绝大部分人,拒绝当地县衙以去年的定价标准来收购他们手中的粮食。

    此时,张启功与北宫玉已经皆由商贾的身份,混入了巨鹿城内。

    当瞧见城内乱腾腾的景象时,北宫玉颇为惊讶,他很意外于城内的平民居然如此简单就被成功挑唆——他们不应该团结一致,协助国家渡过难关么?

    对此,张启功微笑着说道:“这就要看当代君主的魅力。君主得民心,则蚁民附之,反之……别以为平民就好糊弄,市井之民,多有小智慧。”

    北宫玉闻言看了一眼张启功,他感觉,张启功那句,多多少少带着点讽刺。

    事实上正是如此,张启功口中的,其实指的就是寻常平民、的特征。

    平心而论,自私自利也谈不上是什么恶,这只是人的本性而已:大多数的人,只有在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情况下,才会有闲情去考虑别人的问题,去做善事。

    这无可厚非。

    倘若在自己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还有闲心去考虑别人,那这个人,他就是圣人了。

    而世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圣人,更多的还是为了养家糊口、照顾自己一家人而奔波的凡人。

    因此,巨鹿城内的平民、小地主计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