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湖陵水军【二合一】(第2/5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湖陵水军」,日后有机会配备国内最新式的战争兵器,他就没来由地感到兴奋。

    “砰——”

    “砰——”

    在魏宋两军战船相继靠近的同时,双方的战争兵器不断激射一根根手指粗细的弩矢,使得双方的船只互有毁伤。

    但很快地,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魏连弩的弩矢,消耗太厉害了。

    魏国的机关连弩,其弩矢那可是用铁打造的,如果能用这样一根弩矢交换对面一艘战船,那固然不亏,可问题是,船只行驶在湖面,漂浮不定,哪能次次都命中敌船呢?

    除非是离得很近,否则,十回都不见得能中一两回。

    这样算下来,连弩的弩矢消耗就非常严重。

    相比较之下,寻常箭矢的消耗根本不算什么。

    “都说齐国擅长用金钱赢得战争,其实,我大魏的商水军也不差啊……”

    蔡擒虎事后跟李岌、周奎二人开玩笑道。

    的确,近十年来,整个中原只看到魏国的商水军横扫诸国军队,但并没有人去关注,商水军在打赢这些战争时,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比如当年魏国在三川郡境内的函谷,那场几乎令秦国二十万军队全军覆没的战争,那时,魏军射出去的箭矢、弩矢,包括魏连弩与机关弩匣等等,几乎等同于魏国一年的税收——好在那些弩矢大多都可以回收,否则真无法想象魏国能够支撑几场这样的战争。

    可即便如此,在魏公子润‘大手大脚’的军费开支以及战争所需下,老魏王兢兢业业积蓄了二十年的底蕴,也几乎被掏空。

    而如今,湖陵水军总算也稍稍尝到了些‘用金钱赢得战争’的滋味。

    不过,考虑到水战时消耗的弩矢,几乎是不能回收,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还是感觉很心痛,尤其是当他们看到由铁打造的弩矢远远射出去,并没有击中敌船而是直接落水的时候,直感觉胸口一阵阵紧缩。

    弄到最后,他们几个呆在旗船上练兵的将军,比真正作战在第一线的士卒们还要紧张,没等那些魏连弩发挥多大的威力,就连喊“差不多了”、“差不多了”。

    当日的水战,对于魏军来说只能是牛刀小试。

    事实上,单凭这五十艘旧船、两百余架魏连弩,湖陵水军就已经具备几分击败宋国水军的机会——只要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抱持‘强行登陆对岸’的战争意图。

    一旦魏军攻入了微山湖对岸的「滕地」,在陆地上正面交锋,北亳军根本不是魏军的对手。

    当然,鉴于目的并非如此,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没过多久就撤兵了,回到湖陵水寨继续研究水战的兵法。

    而沈彧,则一边旁观、吸取经验,一边则临时客串魏王赵润的特使,将前线水军的一些情况向大梁禀告——比如这次,他就像大梁提出建议,‘贵重’的铁矢,不易用在水战,消耗太大。

    与此同时在滕城,宋国丞相向軱在了解了这场水战的前后经过,也彻底猜到了魏王赵润意欲拿他们锻炼水军的意图。

    对此,他毫无办法。

    至此之后的三个月,湖陵魏军隔山差五就找北亳军陪练,主要还是锻炼士卒们在临危时的临场反应,比如船帆被敌军的火矢点燃该什么办,船舱漏水又该怎么办等等。

    至于士卒伤亡,湖陵水军的前身,似成皋军、浚水军、汾陉军这三支魏军的士卒们,又不是刚入伍的新卒,他们当然懂得该如何保护自己。

    事实上伤亡几率最高的,还是沉船时不幸被浪头卷进去的那些士卒,沉船时出现的旋涡,那真是没几个士卒能死里逃生,这也是魏王赵润要求诸将们在必要时刻果断命士卒弃船逃生的原因。

    如此,待等到九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