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各国邦交【二合一】(第2/5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点更加有意义的任务呢?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将心底的话说出口,或者他也觉得,并非人人都有荣幸成为魏王赵润与韩王韩然这两位君主书信来往的信使——毕竟这两位,皆是赵卓所认可、所敬佩的当世明君。

    此后,韩王然又询问了一些关于魏国的情况。

    赵卓一边回忆一边回答道:“据臣眼见,最近魏国倒也没有什么异动,倒是相邻的卫国,似乎发生了变故……”

    说着,他便将卫王费与卫公子瑜父子反目、且最终卫公子瑜不幸亡故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韩王然,听得韩王然颇感惊讶。

    “卫瑜……魏国于去年在大梁召开会盟时,他不久出现过么?当时你与韩晁还曾告诉寡人,那也是一位颇为杰出的人主。”

    “是那样没错。”赵卓感慨地说道:“卫瑜虽说不及魏王,但在其卫国,亦享有不低的威望,臣亦十分惊讶,这等杰出的人主,竟死于非命……对了,陛下,据说,卫瑜还是魏王的表兄。”

    韩王然闻言瞧了一眼赵卓,略一思索后问道:“对此,赵润是何态度?”

    仿佛是猜到了韩王然的心思,赵卓回答道:“魏王收养了卫瑜的子女,除此之外,再无干涉卫国的内事。……不过,因为卫瑜的死,卫人似乎对卫王颇为失望,因此在臣等出使大梁时,常听说有卫人跋涉搬迁到魏国境内。”

    “仅仅只是收养的卫瑜的子女么……”

    韩王然颇感意外地喃喃说道。

    因为在他看来,魏国完全可以借这次机会,变相地吞并卫国——即扶持卫瑜的幼子卫云成为卫王,徐徐将卫国并入魏国的疆域。

    是因为卫是臣国,不好下手么?还是因为别的关系?

    韩王然心中暗暗猜测道。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只是满足于韩王然自己的好奇罢了,毕竟卫国是魏国的臣国,哪怕这个国家衰败到无以复加,韩王然也是绝对不会对卫国产生什么邪念的——因为在他看来,卫国等同于是烂在魏国锅里的那块肉,若是有人想要对卫国动筷,那么,怕是就要面对魏国的怒火。

    韩王然如今心中的大致方向,便是北方的东胡,以及中原东部的齐!

    之所以选择东胡部落,那是因为韩国需要大量的战马,毕竟这几年与魏国的战争,使得他韩国损失了大量的骑兵与战马,而现如今,无论是恢复骑兵,还是效仿魏国在国内铺设轨道马车,都需要用到战马,在国内战马不足的情况下,韩王然当然会想到北方草原上的异族。

    当然,动武是最后的手段,倘若东胡愿意与他韩国和解,并且展开彼此间的贸易,韩王然也乐意以和平的方式去交易优良的战马,毕竟目前的总体趋势是中原强盛而草原虚弱,韩王然倒也不怕他与东胡展开贸易的举措会使那些草原异族壮大。

    至于攻略中原东部的齐国,那原因就更加简单了:为了钱!

    要知道前段时间,齐国豪掷万万金、征募技击之士用以抗击楚**队的举措,着实地惊呆了世人,让世人真正领略到了齐国的财力——在这个世上,竟然真有凭借财富就能硬生生打赢一场国战的国家。

    当然,攻略齐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动用军队,如果能用外交的方式促成韩齐两国互通有无,这也是一种策略。

    继失去了上党后,又失去了邯郸南部,就连旧日的王都邯郸亦落到了魏国的手中,目前的韩国可谓是真的缺钱——这里所说的缺钱,可不是指缺少真正的铜钱。

    还记得在第三次魏韩北疆战役之后,韩国在打输了这场仗、不得不缴纳大笔钱款给魏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釐侯韩武依旧竭尽国库的库金,打造了五万代郡重骑,这个决策,就曾令韩国陷入一场类似经济危机的窘迫处境。

    当时他韩国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