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5章:胶着的卫国内战【二合一】(第2/5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似檀渊军、鄄城军这些卫国正规军,可能他们在整个中原各国的强军中排不上什么名次,但是以防守方阻击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他们的东军,这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不,卫瑜麾下的猛将「孟贲」亲自率军强攻鄄城,打了两仗,结果连鄄城的城墙都没能攻上去,气得孟贲在城下破口大骂,企图用粗鄙而带有羞辱性的词汇激鄄城侯卫郧出城。

    结果,鄄城侯卫郧对孟贲的激将不屑一顾——你孟贲什么身份?竟然敢在我我卫郧堂堂一邑之侯面前邀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西两军交锋的期间,濮阳那边的卫王费也没闲着,连续发了数道针对公子卫瑜的王令。

    一开始,卫王费的言辞还比较收敛,没有一上来就从道义上把卫瑜这个‘不类己’的儿子直接打死,毕竟公子卫瑜的贤名就在那摆着,一上来就污蔑卫瑜,卫人肯定不信。

    因此,卫王费并没有直接针对卫瑜,他在王令中指出,公子卫瑜身边肯定有奸邪之辈教唆,才使得卫瑜做出了忤逆君父、以下犯上的事——这样的说辞,就相对容易让卫人接受了。

    毕竟,公子卫瑜确实是做出了忤逆君父的举动,直接率领兵马杀到了马陵。

    而在这个注重孝道的时代,儿子忤逆父亲是绝对不允许的——哪怕错的其实是父亲,儿子也得乖乖认错。

    这听上去仿佛有点愚孝的意思,但事实如此。

    相比较之下,魏国先王赵偲弑君杀父,夺取王位,后来居然还能坐稳魏国君主的位置,这实在称得上是这个时代极为罕见的另例。

    当然,这也说明赵偲确实有手段,让宗府与知情的赵氏王贵不得不默认这件事。

    卫公子瑜不如赵偲杀伐果断,但他也做出了反击:他宣称其父卫费认为他忤逆的事纯粹是污蔑,并且,详细例举卫王费不治国事、荒淫无道的例子。

    但很显然,在这个注重孝道的年代,儿子说老子的坏话,哪怕这些坏话句句属实,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应当的事。

    这不,虽然是逼不得已情况下的自辨反击,但公子卫瑜的这番话,还是让有些原先保持中立的人对他产生了坏的印象:你堂堂卫国的王世子,难道就不懂得「子不言父之过」的道理么?

    于是乎,逐渐有人被舆论误导,以至于公子卫瑜的贤名,难免出现了几许污点。

    由于对卫瑜产生了误会,国内原本支持他的一些人保持了中立,而原本保持中立的人,在舆论上亦稍稍偏向了卫王费,甚至于就算是在东军当中,亦有一部分游侠以及平民因为这个误会而选择了离开——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

    此时卫瑜这才真正意识到,情况远比他原先预测的更加糟糕,同时他也真正理解了表弟赵润的那句话的含义:你是否已有所觉悟?

    这段期间卫国发生的事,亦由青鸦众向魏国禀报,送至魏王赵润手中。

    在得知卫王费的手段后,赵润笑着对身边的大太监高和说道:“倘若这招数果真是卫王想出来的,那朕还真是小瞧了他……”

    大太监高和笑着附和道:“终究是卫国的君主……”

    赵弘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虽说在他的印象中,卫王费始终是以昏昧之主的形象出现,但再怎么说,这也是他父亲赵偲那辈的人,况且对方在位的时间,比他父王赵偲还要久,岂是真的那么容易对付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想到表兄卫公子瑜,赵弘润微微摇了摇头。

    记得当日表兄卫瑜来咨询他的意见时,赵润就看出这位表兄并未作出觉悟。

    在这方面,赵润的老爹赵偲就很干脆果断——弑君杀父、囚杀长兄、流放臣弟(南梁王),待宗府与国内的赵氏一门贵族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