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大梁阅军【二合一】(第2/5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国使者不由地浑身一震。

    随即,各国使者们皆用惊讶的目光仔细打量这支禁卫军。

    正如翟璜方才所言,魏国的这支禁卫军,在各国籍籍无名,但是此刻亲眼目睹这支军队的军容与士气,却感觉并非那么简单。

    就在各国使者们暗暗心惊时,城下那支千人方阵的禁卫军,在喊完口号后又齐刷刷地向西面转身,朝着城外西郊而去。

    最后,这支千人方阵在城外的平坦地面上整齐列队,面朝着城门楼。

    而与此同时,北城墙那边又转出一支军队,同样是千人方阵,但有所区别的是,这支千人方阵,一半是步卒,一半是骑卒。

    在这支军队的为首,燕王赵疆坐跨宝马,以一种睥睨天下的气概缓缓而前。

    此时在城门楼上,翟璜又介绍道:“相比较方才的禁卫军,第二位出场的军队,相信诸位就有所耳闻了,正是我国陛下的兄弟、燕王赵疆麾下的「河内军」。……「河内军」分为「山阳军」与「南燕军」两部,其中山阳军乃步卒,而南燕军乃骑卒……”

    看着从城下徐徐经过的这支魏军,韩国上将暴鸢不由地多看了几眼,毕竟在前一阵子的「魏韩之争」中,魏国燕王赵疆麾下的这两支军队,即是阻碍他们进兵魏国的两大障碍之一——还有一个障碍便是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镇反军。

    片刻之后,待等河内军经过城门楼底下时,只见燕王赵疆举起右手猛然握拳,他麾下千人方阵的士卒异口同声喊道:“逢战必先,死不旋踵!”『ps:哎,记忆力不行了,就是想不起来山阳军的口号。』

    由于已经历过一回,城门楼上的诸国使者们,这次倒没有被城下魏军冷不丁从口中喊出的口号而吓一跳,只是面色凝重地注视着。

    而紧挨着燕王赵疆之后出场的,便是赵弘润的另外一位兄弟、桓王赵宣所率领的「北一军」——其实这会儿已经可以称呼为「远征军」或者「北征军」,毕竟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北二军」与姜鄙麾下的「北三军」,早已分别更改番号为「镇反军」与「上党军」,不至于再出现混淆。

    “……第三顺位出场的,乃是我国陛下的臣弟、桓王赵宣麾下「北一军」,全名叫做「北疆远征第一军」,据翟某所知,桓王在此次战争中可谓是功勋赫赫,一力独挡韩国的太原守乐成与阳邑侯韩徐,叫二者难以踏足河东郡……”翟璜继续称赞桓王赵弘宣与其麾下的北一军,同时偷偷关注韩国上将暴鸢的面色。

    不难看出,暴鸢的面色并不是很好,这也难怪,毕竟这次「魏韩之争」最大的败因,就在于雁门守李睦与太原守乐成二人均未曾打开局面,而魏国这边,当时赵润却率领鄢陵军与商水军突入了韩国的腹地,名副其实的开局血崩。

    而继北一军之后,河东守、临洮君魏忌麾下的「河东军」,河西守司马安麾下的河西军,上党守姜鄙麾下的上党军,以及目前主要驻守在河套地区的「魏武军」等等,相继出场。

    看着这一支支熟悉的魏国军队陆续出场,暴鸢的面色变得越来越凝重,整个人亦不禁绷紧了精神。

    这也难怪,毕竟这些军队,都跟他韩国打过交道,皆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东军进场的时候,大梁西城门下忽然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别说城门楼上各国使者吓了一跳,就连赵弘润亦有些莫名其妙。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城内的百姓得知城外有他魏国的军队在阅军,争相涌出城希望一睹为快,虽然城门口有诸多禁卫军戒严,却也架不住城内的百姓的热情。

    在得知此事后,赵弘润召来卫骄低声嘱咐了几句,叫后者增派禁卫军在城下围出一块地,让城内的百姓有机会亲眼目睹阅军,毕竟,这也是凝聚国人民心的好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