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初夏【二合一】(第2/5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心,从而才引发了长达十年的,暘城君熊拓对魏国的进攻。

    所以说,故意给盟友拖后腿这种事,不但非常伤人品、伤声誉,还会使原本的盟友反目成仇,后患太大。

    但似赵弘润所决定的那样,赶在楚国之前攻灭齐国,却不存在这种问题,毕竟赵弘润此前为了让暘城君熊拓尽快派人接管宁阳的战事,只是答应将「攻打鲁国」的权利让渡给楚国,却并不涉及到齐国,因此,就算赵弘润到时候率军前往齐国截胡,楚国也不能多说什么,只能自认这个哑巴亏——毕竟同盟中并无相应的协议,说齐国只能被你楚国所占领对不对?

    但还是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明明赵弘润已做出了那样的决定,就等着齐国露出败绩,可谁曾想,齐国居然来了一波回光返照,鼓捣出什么「技击之士」,硬生生挡住了楚国寿陵君景云与邸阳君熊商的攻势,甚至于,齐国猛将田武还凭借着这些技击之士,一扫之前的劣势,逐渐取得一些优势,这就逼得暘城君熊拓不得不改变他最初的计划,率领主力军攻打齐国。

    倘若说齐国那边的战况已经足以叫人意外,那么鲁国这边,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谁曾想到,鲁王公输磐竟然会招揽桓虎这种巨寇,又有谁能想到,在楚国攻鲁的大趋势下,那桓虎居然有胆子投奔鲁国,与楚国这个庞然巨国相抗衡,更关键的是,他居然还真击溃了楚国一路军队。

    『莫非……齐鲁两国此番还真能抵御住楚国的进攻?』

    伸手轻轻拍了拍窗棂,赵弘润心下暗暗盘算道。

    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与亲份无关,就算暘城君熊拓是他的内兄,但赵弘润内心依旧更倾向于楚国这番攻打齐鲁两国失利。

    这不是什么自私不自私的粗浅问题,而是更深层的考量。

    就魏国而言,眼下的魏国,既已得到了远远超过本国需求的土地与丰富的牧场,也基本上坐定了「中原霸主」的位置,若无意外的话,至少二十年内不会主动挑起对外战争。

    因此,魏国对楚国基本上是无害的,并没有什么理由去撕毁「魏楚结盟」的协议。

    相比之下,楚国撕毁协议的可能性较大。

    只要楚国此番吞并了齐鲁两国,在得到了两国土地的同时,拥有了齐国的财富与鲁国的工艺技术,那么不出十年,国力突飞猛进的楚国,就会对魏国的霸主地位造成威胁,甚至于,楚国自己也因此出现了野心,妄图取代魏国而成为中原霸主。

    到时候,魏楚两国情谊不复,为了利益相互攻伐,这才是最糟糕的。

    反过来说,倘若楚国吞并齐鲁两国失利,那么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发展国力,不会去奢望取代魏国,因此与魏国也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冲突。

    这种情况,其实对魏、楚两国都颇为有利。

    当然,更重要的是,芈姜到时候就不必夹在魏国与楚国之间难做。

    因此,在赵弘润自己没有出手的情况下,得知楚国在攻打齐鲁两国的战争中出现了阻碍,赵弘润其实是非常欢喜的,他甚至有心写封信给桓虎,表彰后者两句。

    想着想着,赵弘润的心思再次回归到当前的「魏韩之战」上。

    是的,尽管在今年的三月份,赵弘润与韩王然在那座小土丘取得会晤,并达成了某些协议,但魏、韩两国的战争,却仍然还在持续。

    这也难怪,毕竟韩王然虽然做出了妥协,愿意以「割让包括邯郸在内的、邯郸郡南部所有城池」为代价,换取魏国同意终止两国的战事,但这种私底下的协议,终究是不好摆上台面来讲。

    试想,韩王然该怎么向臣下交代?难道他能说,我用割让城池、甚至是割让王都来乞和?

    倘若他敢这么说,那么,韩王然瞬间就会失去绝大多数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