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章:宋郡策略【二合一】(第2/6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得超过五万,这点兵力,如何压制地住北亳军?

    纵使是南梁侯赵元佐,此时不禁也有些迷惑。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已在沈淑妃的凝香宫陪母妃一起用过了午饭,又在文德殿小歇了片刻,这才回到了垂拱殿。

    此时,垂拱殿内的诸位大臣,已在偏厅用过了由尚膳局准备的饭菜,随即便继续开始了批阅奏章的任务。

    而待等赵弘润来到垂拱殿时,殿内的大臣正因为个别几份奏章闲聊着。

    “聊什么呢?”

    见几名大臣聊得热切,赵弘润笑着走入了殿内。

    由于一个时辰前,赵弘润就已经吩咐小太监高力传达垂拱殿,令垂拱殿这边一连草拟了好几份诏令,因此,殿内的大臣们倒也不怀疑这位太子殿下是在偷懒。

    “太子殿下。”

    原户部尚书李粱手中捏着三份奏章,笑着说道:“我等是在讨论这三位大人的辞表。”

    赵弘润接过那三份奏章瞧了两眼,这才明白,李粱口中所说的「三位大人」,指的即是吏部尚书郑图、兵部尚书陶嵇以及户部尚书杨宜这三人。

    “几时呈上来的?”赵弘润随口问道。

    “估计有几日了。”蔺玉阳回答道。

    赵弘润翻开奏章,瞥了一眼内容后落款处标注的日期,换算了一下后,这才发现正是他父皇于甘露殿下诏册立他为太子的当日。

    “呵,挺识趣的嘛。”

    赵弘润哂笑一声,不过再一看奏章的内容,他脸上的表情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也难怪,毕竟郑图、陶嵇、杨宜这三人的辞表,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讯息,证明这三人根本就不是真心辞官,而是以退为进、借表达忠心想保留如今的官职而已。

    不过这也不奇怪,刚刚当上尚书没几日,谁肯真心退下来呢?

    “唔……”

    沉吟了一番后,赵弘润走到自己的座位,随后将这三份辞表丢在案几上。

    由于前几日事物繁多,他还真没闲情处理这件事,不过既然今日碰到了,赵弘润倒也不介意听听这些内朝官员的意见。

    “诸位怎么看?”赵弘润问道。

    可能是还没有适应「内朝大臣」这个角色,殿内诸大臣面面相觑,似乎仍无法接受太子殿下竟然会询问他们有关于任免尚书一事的意见。

    而就在这时,就听有人镇定地说道:“在下认为,应当另择人选!”

    “……”

    殿内诸人下意识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这才发现,方才说话的竟是张启功。

    “另择人选?”虞子启露出几许古怪之色,略带讥讽地说道:“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三人,可是张大人推举的吧?这今日张大人却……呵呵,张大人还真是薄性啊。”

    张启功当然知道虞子启这是故意刁难他,毕竟他曾力主旧太子赵誉罢黜了蔺玉阳、虞子启、冯玉三人的官职。

    “此一时彼一时也。”张启功站起身来,正色说道:“所谓食君禄、忠君事,当初雍王殿下委用在下,在下自然要为雍王的利益考虑……包括罢黜蔺大人、虞大人与冯大人;而如今,在下已决心为太子殿下效力,自然一切要以太子殿下的利益为主……”

    “……”

    听着张启功那直白的话,内殿诸大臣不由地眼角抽搐了几下。

    其实道理他们都明白,而虞子启也只是看张启功不爽而讥讽了一句而已,只是没想到的是,张启功居然解释地如此直白,这反而让虞子启感到有些尴尬。

    见殿内的气氛有些尴尬,赵弘润笑着岔开话题道:“既然内朝出现分歧,那投票表决好了,唔,启功的意见是「罢黜」,诸位呢?……李粱大人,要不你先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