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4章:劝说(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孙贵姬抱着燕王殿下泣不成声。……这段时日,孙贵姬对为娘也是千恩万谢,什么宝贝的东西都送到凝香宫来……”

    赵弘润默然不语。

    他能理解孙贵姬那份恐慌与感激,毕竟当日,若非是他率领秦魏联军及时抵达山阳,燕王赵弘疆夫妇几人,多半就要殉死于城内。

    倘若果真发生这样的惨剧,对于孙贵姬而言,那是何等的打击?

    摇了摇头,赵弘润劝说道:“母妃,您不必过多担心,河东郡有临洮君魏忌大人在,况且,小宣身边非但有周昪那位深谋之士辅佐,又有李蒙、张骜等宗卫,不会有事的。”说到这里,他偷偷瞧了一眼沈淑妃,又接着说道:“话说回来,虽然周昪有谋略,李蒙、张骜等人也忠诚,但这些终归是男人,粗手粗脚的,如何能照顾好小宣呢?家务事,应当还是得由女人来操持。倘若有一位母妃信得过的儿媳,相信母妃就能放心了吧?”

    沈淑妃闻言眼眸微动,看似有些意动。

    她瞪了赵弘润一边,没好气地说道:“又跟为娘耍心眼是不是?”

    “孩儿不敢。”赵弘润笑嘻嘻地说道:“孩儿觉得,这或许是一个让小宣松口的好机会。……终归他年纪也大了,该是时候找一门婚事了,这事办得越早的,母妃就越早能抱上孙子。”

    这一番话,说得沈淑妃砰然心动。

    不得不说,以沈淑妃恬静的性子来说,她并不在意权势,也不想跟谁争权夺利,她对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

    她心中唯一惦记的,就是赵弘润、赵弘宣这两个的儿子。

    别人家的儿子,十七八岁差不多就成婚,可自己两个儿子呢,今年一个二十一岁,一个二十岁,居然都还未婚娶,这让沈淑妃很是着急。

    好在如今大儿子已有了两桩门当户对的婚姻,成婚在即,只剩下小儿子赵弘宣暂时还未着落,若是能尽早解决此事,想来沈淑妃也能尽早抱上孙子、孙女,再不必去羡慕后宫其他的后妃。

    只是一想到小儿子或将离开身边,沈淑妃又有些不舍。

    半响后,她犹豫地问道:“弘润,你说,要是弘宣去了安邑,是不是就跟燕王殿下那样,一年半载都难得回一趟大梁?”

    为防止沈淑妃退缩,赵弘润连忙说道:“怎么可能?母妃,孩儿的封邑还在商水呢,你看孩儿也不是长久住在大梁?……至于四哥往年难得回一趟大梁,那是因为我大魏当初与韩国交兵,需要四哥镇守山阳。而如今,韩国已向我大魏求和,四哥还不是想来就来?”

    “这样啊……”沈淑妃微微点了点头。

    见此,赵弘润趁热打铁道:“母妃,孩儿以为,不如就趁此难得机会让小宣松口,赶紧找门婚事,保不定再过一两年,母妃您就能抱上孙子了。”

    听着这话,沈淑妃不禁动摇了,毕竟自己儿子是这个性格的人,她最清楚不过。

    “那……”她转头瞧了一眼远处正在敲打介子鸱的魏天子。

    仿佛是猜到了沈淑妃的意思,赵弘润微笑着说道:“这事,由孩儿与四哥出面即可,母妃还是不要插手了。”

    沈淑妃会意地点了点头。

    要知道,魏天子如今之所以亲近沈淑妃,虽然一方面是因为赵弘润的关系,但沈淑妃本身的性格也是一大因素——倘若她跟雍王弘誉的生母施贵妃那样工于心计,时时刻刻都企图与王皇后争权夺利,就算魏天子再器重赵弘润,恐怕也不会似如今这般亲近沈淑妃。

    谈妥了有关于弟弟赵弘宣的事,沈淑妃的注意力,再次投注到赵弘润身上——确切地说,是投注到赢璎与芈姜两位儿媳身上。

    “弘润呐,阿璎与阿姜她们二人,你是怎么考虑的呀?”

    私底下沈淑妃偷偷询问赵弘润,她不像魏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