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9章:诡异的氛围(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马之劳!”

    “呃……多谢。”赵弘润为之哑然,用眼神示意宗卫长卫骄。

    卫骄会意,正要出面打赏,却见高括抢先将那名队率拉到了一旁,叽里咕噜也不知说了什么,反正那队兵卫最后跟赵弘润等人告辞时,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

    “高括,你打赏了他们多少?”赵弘润事后好奇地询问高括。

    高括回答道:“十两。”

    十两?这不多啊,怎么搞地……

    瞅了一眼那些兵卫离去的背影,赵弘润愈发迷糊。

    待等一行人迈步走入冶造总署后,赵弘润奇怪地感觉,沿途看到他的冶造局的工匠、官员们,情绪无比激动。

    “殿下,您来了?”

    “肃王殿下,您是来视察我冶造局么?”

    “殿下,我等唯殿下您马首是瞻!”

    看着一大帮人围着自己表忠心,赵弘润感觉更加莫名其妙。

    是我这段期间领兵在外,冷落了冶造局的这些人么?怎么搞地……像是头一遭见到我似的?

    就在赵弘润暗自猜测之际,就瞧见已得到消息的冶造总署署长王甫急匆匆地奔了过来,拱手施礼道:“殿下,王甫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无妨。”赵弘润向来不在意这种虚礼,挥了挥手表示不在意,同时用眼神示意王甫。

    王甫会意,咳嗽一声,拍拍手掌说道:“诸位、诸位,都散了、都散了。”

    见此,这些围着赵弘润一行人的冶造局工匠与官员们,这才恋恋不舍般离开,继续去忙碌自己的工作。

    在王甫的引领下,赵弘润来到了前者的班房。

    坐在屋内的椅子上,他接过王甫躬身递上的账本,仔细观瞧这大半年来冶造局的收支状况,见账薄上清清楚楚地罗列着一笔笔数额大小不等的款项,他心中暗暗点头。

    要知道,如今的冶造局可不复当初的衰败,收入开支都是天文数字,赵弘润必须抓牢这一点。

    不过经过核实,冶造局的收入开支还是比较规范的,当然了,这也跟冶造局其实并没有什么闲钱有关——冶造局与户部、工部的合作,都是用签单的方式拨款的,每一张签单上,都有负责该工程的主官的签字画押,若某个环节出了什么状况,直接找该负责人即可。

    而在赵弘润翻阅帐薄的期间,王甫则在旁汇报冶造局近期的工程进展。

    最新的工程进展,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便是,这个冶造局已耗时六年的大工程,在赵弘润不遗余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建设下,总算是快进入收尾阶段。

    当然,这指的是港坞区域。

    而下一步冶造总署需要做的,就是拆除博浪沙河港境内一些不规范的建筑——这些建筑主要是在建造河港期间,为了方便工匠们的吃住而临时建造的建筑。

    在拆除这些不规范的建筑后,工部的营建司会在这里重新建造房屋、商铺,到时候,博浪沙可能会成为比大梁还要繁华的河港城池,成为大河贸易线的中枢。

    至于另外一件大事,就是的竣工。

    其实这条河渠已经竣工,但因为河渠经过的势力范围,因此,这条河渠想要真正投入使用,就必须由朝廷与宋地叛军的首领达成一些协议——其实在魏国这场战争的后半段,宋地叛军见魏国处于劣势,又陷入粮草不足的窘迫,临时默许魏国使用梁鲁渠。

    正因为宋云叛军的默许,魏国才能从齐鲁之地收购大量粮食运回国内,就好比赵弘润的王用商人文少伯。

    但是如今魏国已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此,宋地叛军的首领宋云担心魏国会连带着他们一起除掉,于是又派叛军封锁了泗水上游,截断了梁鲁渠临近鲁国的部分区域——只有解决宋地叛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