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7章: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第1/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渭南,顾名思义即渭水之南,在秦国覆亡陇西的同时,另外一部分秦国军队,则将手伸向这里,因此与长久生活在渭水一带的乌边部落发生了冲突。

    就像羯角部落的大族长比塔图意识到了魏国的威胁,乌边部落的大族长切拉尔赫,也意识到了秦国的威胁,遂拉拢当初居住在河西的羌胡,组成联军共同对付秦国的军队。

    这支联合针对秦国的联盟——姑且称为渭水联合,曾一度给秦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尤其是当乌边部落的大族长切拉尔赫,在魏公子润初次征讨羯角部落期间,取得了羷部落的支持之后。

    为了应付来自三川以及河西的威胁,秦人在渭水之南建造了一座堡垒般的城池,即下邽,用来防御乌边骑兵与河西羌胡骑兵。

    待等到陇西魏氏覆亡,魏氏残余氏人在南梁王赵元佐的引领下投靠中原魏国,秦国在迅速占据了陇西之后,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渭水联合。

    随着秦国的出兵,乌边部落率先被打残,余众在其族长切拉尔赫的带领下,不得不放弃渭水平原,向东迁移、投奔当时欣欣日上的川雒联盟。

    乌边部落被击败,仓皇东逃,这引起了河西羌胡的恐慌,在当时秦军主帅秦少君的怀柔策略下,一部分河西羌胡被说动,成为了秦国的附庸,替秦人放牧战马、牛羊。

    而在此期间,华阴平原的羷部落,则接替乌边部落,扛起了阻挠秦国入侵三川的重担。

    相比较乌边部落,羷部落更强大,秦国军队在渭水平原上与羷部落的羯族骑兵经过多次战争,却始终讨不到便宜。

    一直到羷部落的老族长费扬塔珲过世,原头领鄂尔德默接掌大族长的重担,导致羷部落爆发内乱,秦军这才有机会打败羷部落,真正将手伸入了三川。

    而在这段战争期间,渭南下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等同于秦国的东边屏障,因此也称作秦东。

    不过最近几年,下邽逐渐失去了防御壁垒的作用,因为在羷部落战败之后,这个曾一度与秦国爆发战争的三川部落,已远迁三川东部,再加上河西羌胡的逐渐归顺,使得秦国在这一带已无敌手。

    正因为这样,前年秦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东征。

    总得来说,下邽这座要塞级的城池,作用已从当年的边塞重防,成为今日的后方据点,前后两次支持秦少君与武信侯公孙起的东征。

    也正因为这样,驻守下邽的秦兵,万万也不会想到会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偷袭下邽。

    十一月初五,在下邽城的东城门处,一队约三四百人左右的秦军士卒,在城外指挥着数千民夫,将一桶桶装满谷物粮食的木桶搬上马车,准备运往前线武信侯公孙起的军中。

    而在城墙上,或有几名守城的秦兵围在一起,一边看着城下众人的忙碌,一边讨论着这场战争。

    不得不说,前年发生的秦魏三川战役,让近些年来盲目自信的秦人认清了魏国的强大,也牢牢记住了魏公子润这个名字。

    也难怪,毕竟在秦魏三川战役中,秦国败地实在是太惨了,整整二十万军队,到最后居然只剩下寥寥千余人逃回本国,其余近二十万士卒皆埋骨异乡,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战败毫不亚于魏国的魏韩上党战役惨败。

    “不知武信侯大人的军队是否已击败了那个魏公子。”

    期间,有一名秦军新兵喃喃自语道。

    在旁,附近几名秦兵相互瞧了一眼,默不作声。

    倘若换做在几年前,倘若有人说出这种不自信的话,相信定会遭到其余秦兵的指责,但此时此刻,却没有一名秦兵开口指责,只因为魏公子润这个名字在秦国的名头实在太响亮。

    良久,或有一名老卒似信心十足般安慰道:“放心吧,小崽子们,那可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