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8章:愈演愈烈的战场(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亲笔写了一封战书,命几名纶氏部落的骑兵送到秦营。

    待等武信侯公孙起收到之后,不禁失笑,因为赵弘润在那份战书中只画了一群缩头缩脑、栩栩如生的乌龟。

    为首一只大乌龟,旁边还写着此武信侯公孙起也!的字样。

    当时,看到这幅图画的秦将们一个个气得满脸涨红、火冒三丈,就连秦少君亦有些生气,在心中暗自嘀咕:可恶的家伙,你是把我也骂进去了么?

    唯独武信侯公孙起镇定自若、笑容可掬,对左右护卫笑道:“魏公子润亲笔所绘之图,纵观我大秦,唯某独一份也!”

    随即,他命人赏了那几名纶氏部落的战士每人一小口袋米,并让他们回魏营传话:多谢魏公子赐画!某亦回赠一些公子所缺之物。

    那几名纶氏部落的战士不知其中用意,遂带着几个小口袋的米返回魏营,将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赵弘润。

    待听罢纶氏部落战士的讲述后,赵弘润亦气地心中发堵,因为武信侯公孙起分明就是在拿粮食反讥他,讥讽他魏军缺粮的事实。

    魏军缺粮么?

    缺!

    非常缺!

    其余几个战场暂且不说,且说赵弘润这边,他麾下的军队,有七成士卒靠每日杀羊充饥,堪称奢侈之极。

    可这奢侈背后呢?损失是何等的惨重。

    别看魏军抢掠了包括乌须部落、羯部落、羚部落在内的三川境内所有不愿臣服于魏国的部落的羊群,收刮了几十万头羊,但对于赵弘润麾下二十几万军队而言,这几十万头羊就算全部宰杀,又能支撑几日?

    十日,不能再多了。

    而在此之后,二十几万魏军就要陷入缺粮的窘迫境地。

    “给我增派打造投石车的人数!”

    在听罢了武信侯公孙起的回覆后,赵弘润在沉寂了片刻后,似咬牙切齿般下令道。

    其实在返回函谷山前的时候,他就已经下令麾下士卒打造投石车,毕竟武信侯公孙起想要采取拖延战术的猜测,他早在雒城时就已有所猜测。

    当时,赵弘润就预感此番他们魏军攻打函谷会是一场旷日鏖战,因此,他命人送信回国,让冶造总署派人押运石油桶弹前来三川。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赵弘润尽量避免再使用石油用单这种战略级别的杀伤武器,但眼下魏国头难当头,他就顾不得许多了。

    什么污染、什么泄密,统统靠边站!

    若国家都覆灭了,函谷这边污染不污染,还有什么关系?石油的秘密泄露不泄露,又有什么关系?

    十月十二日,第一批粮食运到了三川前线魏营。

    这批粮食,可不是魏国朝廷出的,而是赵弘润招募的王用商人文少伯从国内以及卫国收购的粮食,毕竟朝廷户部承担河内战场与宋郡战场这两线的粮草输运已经是力有不迭,因此,赵弘润才会想尽办法自己解决粮草事宜。

    甚至于,为了缓解米粮的压力,不惜让麾下军队的士卒用羊肉充饥。

    此番,文少伯并没有亲自前来,他只是让心腹家卫,催促着民夫将粮食运到了雒城,交割给了他的义兄弟,即赵弘润的幕僚介子鸱,而介子鸱在得到这批粮食后,承担着送粮至函谷、卢氏、横涧,以及河东的汾阴等几个局部战场的魏军手中,用微薄的粮食储量,维系着整个魏西战场上多个局部战场的粮草供应,每次押送,不多一分、不少一分,算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如履薄冰般让魏西战场上诸路魏军都不至于陷入缺粮的困境。

    纵使是赵弘润都佩服不已。

    另外,与粮草一起送到的,还有文少伯的亲笔书信。

    文少伯在信中告诉赵弘润,魏国本土与卫国的粮食已出现了紧缺,因此,他正准备远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