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1章:大梁之乱(二)(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过身来挥手下令道:“他跑不远,追!”

    吩咐完毕,童信便带着杨愈直奔大理寺府门。

    但遗憾的是,待等童信与杨愈赶到大理寺府门时,依旧没有瞧见狱丞金绪的踪影,反而碰到了大理寺的捕头王膺,即前些日子与另外一名李姓捕头一起陪同杨愈翻查金绪、沈归等人官籍档案的那位王捕头。

    此时,捕头王膺正站在府衙门口,转头瞧着街道方向。

    见此杨愈急声唤道:“王捕头,可曾看到金绪?”

    “金狱丞?”王膺一头雾水地指着街道的一头,说道:“方才刚刚看到金狱丞行色匆匆地离开,我与他打招呼,他也没回应我……”

    听闻此言,杨愈几步来到王膺身旁,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瞧见街道远处,只可惜已瞧不见金绪的身影,神色懊恼的他,恨恨地挥了一记空锤。

    见杨愈这般表情,王膺疑惑问道:“杨少卿,怎么了?唔?这位是……童统领?”

    说话时,他也看到了带着人前往追击金绪的童信,面色更加困惑,他想不通,童信作为禁卫军的统领,为何会出现在他大理寺,又是为何原因要捉拿狱丞金绪。

    于是,杨愈便将方才的事告诉了王膺。

    王膺亦是清楚萧逆存在的人,在听到杨愈的讲述后大惊失色,当即建议对大理寺展开一番对内的搜查,毕竟据他所知,狱丞金绪与断丞沈归这些年可是招收了不少人,难保这些人不会是萧氏余孽的一员。

    而在杨愈与王膺对大理寺内部展开调查的同时,童信带着那十几名御卫追了几条街,终究也没有现金绪的下落。

    无奈之下,童信唯有径直来到兵卫署,着兵卫封锁大梁各处城门,希望能将金绪困在城内。

    之后半个月,童信利用拱卫司的然地位,以内侍监的名义对大梁府、大理寺、刑部、兵部等负责治安的官署下通缉令,通缉金绪、沈归二人。

    但遗憾的是,想要在大梁搜查一两个人,这无异于大海捞针。

    纵使孙叞也动了他的游侠兄弟,征募大梁城内那些地痞、游侠一同参与搜查,也未能找到金绪的下落。

    待等到五月二十日前后,大梁城内毫无预兆地传来一则谣言,言魏天子在中阳行宫遭到阳武叛军的袭击,被害身亡。

    这则谣言,令朝野震动、全城惊恐。

    在听到这则谣言后,雍王弘誉当机立断,以垂拱殿的名义下布告,希望肃清谣言,但奈何那则谣言传得有依有据,就仿佛事实一般,因此,即便朝廷出面辟谣,也未能安抚大梁臣民的惶恐。

    见此,雍王弘誉紧急下令兵卫封锁全城,追查谣言的源头,同时又派人召浚水军进驻大梁。

    同时,他还召见了长皇子赵弘礼与庆王赵弘信两位兄弟。

    不可否认,因为原刑部左侍郎郗绛这件事,雍王赵弘誉、长皇子赵弘礼与庆王赵弘信闹得非常僵,但是在这则谣言的推动下,这三位皇子难得聚在一起,暂时放下怨隙,心平气和地讨论这件事。

    随同的,还有他们三人的幕僚,长皇子赵弘礼的幕僚骆瑸,雍王弘誉的幕僚张启功,以及庆王赵弘信的幕僚,今科会试榜上有名的考生范应。

    针对『魏天子在中阳行宫遇害』这件事,骆瑸、张启功、范应三人皆嗤之以鼻。

    他们三人都认为,以魏天子习惯事事掌握在手中的性格来说,绝无可能给叛军机会,如若有,那么肯定是魏天子投下的诱饵,一国之君,岂有如此轻易就被叛军杀害的道理?

    “相比之下,在下更为好奇叛党在大梁制造混乱的原因。”

    张启功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道:“莫不是想借此挑起三位殿下的内斗?”

    听闻此言,雍王弘誉咳嗽一声,说道:“启功,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