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7章:两军备战(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卒,却消耗了齐国巨鹿水军,何乐而不为?”

    他这一番条理分明的论据,听得釐侯韩武暗暗点头,遂当即派人传令,命其终止对齐国的进攻,率领战船扼守大河、卫河与漳河,切断魏军的水路运输。

    五月二十四日,刚刚回到的巨鹿守燕绉,在即将准备赶赴前线,继续进攻齐城时,收到了釐侯韩武派遣前来传达的命令。

    虽然很可惜不能攻克,但燕绉很认可李睦的判断,当即下令从武城一带撤兵,率领麾下船队,沿大河西支流逆流而上,随即经卫河、漳河,准备进攻漳河与卫河交汇之处——即。

    因为在临漳县,数路魏军当中的山阳军,在攻克此地后修建了临时河港——姑且称之为,肃王军在邯郸城西北建筑高墙的一切所需物料,皆由魏国船队运输至此,再由山阳军或肃王军运送至邯郸。

    五月二十六日,天蒙蒙亮,巨鹿守燕绉率领战船沿水路抵达临漳县,趁天色尚未大亮,趁机进攻,驻守在此的山阳军措不及防,被巨鹿韩军杀了一阵,烧掉港口。

    这个惊变,第一时间传到了山阳军军主、燕王赵弘疆的耳中。

    此时,燕王赵弘疆正挥军攻打邯郸东边的城池,忽然听说己方军队把守的遭到韩军的偷袭,大惊失色,慌忙带着五百山阳兵返回临漳县。

    到了临漳河港一瞧,燕王赵弘疆这才发现河港早已被毁之一炬,这让他心中暗恨。

    毕竟正如韩将雁门守李睦所判断的那样,肃王赵弘润的战略意图中,包括临漳河港在内的水路运输路线,乃是魏军非常紧要的一环——唯有在确保水路畅通的情况下,前线的肃王军才有充足的资源建筑高墙,积极备战。

    无奈之下,燕王赵弘疆只好作罢进攻肥乡的打算,一边派人将这件事告知身在邯郸的王弟赵弘润,一边命令山阳军重新修建临漳河港。

    而此时,巨鹿守燕绉的船队,已顺着卫河逆流而上,进攻卫河与大河的交汇——。

    在这块县地,有魏军的另外一座河港——姑且称之为。

    驻守在此的,乃是赵弘润的弟弟桓王赵弘宣麾下北一军的士卒,驻守将军则是赵弘宣的宗卫。

    很幸运地,当日上午方朔出于近段时间的习惯,带着几名护卫来到大河西岸,眺望河对岸。

    因为在河对岸,也就是大河的东岸,桓王赵弘宣正在军师参将周昪的辅佐下,率领北一军攻打,方朔心忧自家殿下的安危,因此每日得空时就到河边眺望对岸,没想到突然发现了从下游逆流而上的燕绉军。

    在一番恶战后,方朔拼死保全了黄城河港,逼退了燕绉军,但这座河港,也因为战火而遭到不轻的损毁。

    而在此之后,燕绉军便驱战船抵达大河一分为二的地点,以战船封锁了河面。

    期间,有一支大概由二十几艘运输战船组成的魏国运输船队来到了这里,碰到了封锁河面的燕绉军,在一番拼杀之后,两艘魏船当场被燕绉军击沉,其余魏船则退回,迅速向距离最近的南燕魏军求援。

    南燕魏军的大将军卫穆在听闻此事后,一边派人将此事通禀身在邯郸的肃王赵弘润,一边立刻率兵赶到,在河畔攻击燕绉军。

    但因为卫穆麾下的南燕魏军并没有战船,因此无法真正对燕绉军造成威胁,哪怕使用火矢,也只是暂时将燕绉军逼退而已。

    在五月二十七日到五月二十八日之间,,赵弘润先后收到燕王赵弘疆、桓王赵弘宣以及南燕大将军卫穆三方派人送来的消息,得知一事,当即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在他制定的战略中,这条水路运输路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举足轻重,若是这条水运路线被韩军切断,这对于魏军而言,那是极其不利的。

    然而,就在赵弘润尚寻思着用什么办法来驱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