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5章:商会模式(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屈氏,在肃王赵弘润的授意下,商水县也偷偷运输一些违禁物给屈氏,听说屈氏已秘密组建了一支军队。

    总之,楚国的内部问题还是挺严重的。

    当然,这一切与赵弘润无关,他自然是希望楚国越乱越好,除非城君熊拓已经稳当当可以坐上楚王的位置,否则,他会不遗余力地暗中支持城君熊拓与其那几个兄弟内争,通过诸楚国公子的内争,内耗楚国的底蕴,为魏国争取强盛的时间。

    话说回来,赵弘润如今手中的渠道的确蛮多的,也容易遭人眼红。

    魏川贸易、商水走私、博浪沙河港、祥符港,以及工部正在修建的梁鲁渠,不可否认,肃王赵弘润尽管在朝廷暂时还未形成势力,但是他却掌握着这些贸易渠道,而这也正是户部为何默许他赊欠庞大债务的原因。

    眼下还只是三川与楚国,而待等梁鲁渠修成,到时候的贸易圈子更是不得了,东边的鲁国与齐国也将加入到魏国的贸易对象行列。

    川雒联盟,臣服的是肃王赵弘润。

    商水郡,那是肃王赵弘润的封邑。

    博浪沙河港,那是冶造局修建的。

    祥符港,亦是冶造局修的。

    梁鲁渠,是肃王赵弘润提议,并且由工部与鲁国负责合力修建的,而工部与冶造局的关系,好到合穿一条裤子。

    只要从这几点入手,赵弘润那位三叔公赵来峪,要说服一些贵族世家投奔肃王一党,实在不是什么问题,毕竟这几个地方所组成的水运贸易,其背后的利润实在是太庞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那些贵族世家前来投靠,也就意味着赵弘润最起码也得分人家一点汤头,不能再像之前三川贸易最初时那样不留情面,暗中使坏。否则,凭什么让对方来投靠?

    七月初九的那一日,赵弘润被自荐当做说客的赵来峪说了半日,最终应下了这件事。

    倒不是赵弘润被赵来峪说服了,而是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当初他在三川贸易中大力支持平民商人,可平民商人为何会失败?

    不得不说,赵弘润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壮大魏国本土的民间商人力量,但让他感到失望的是,民间商人能壮大的,真的没几个。

    记得想当初,他有意让成皋关的大将军朱亥拒绝国内的贵族商人前往三川,给了民间商人快一年的发展机会,甚至于又说服户部倒贴钱来支持哪些民间商人,可截止到如今,已成规模的民间商人有几个?

    没几个。

    针对这方面的事,赵弘润曾派青鸦众打探过,这才得知,最初那批获利的商人,坚持到如今的寥寥无几:有一个陶洪,如今已成为定陶县的巨富,还有一个安陵魏人文少伯,也成为了安陵县的巨富。

    可除此以外呢?

    大浪淘沙,剩下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仍然是各地方的名门望族。

    这个局面,等同于是失败了,而且还是惨败。

    其实事实上,赵弘润当初也考虑过这个可能性。毕竟那些民间商人,大多是曾经家境不佳,当这些以往苦惯了的人忽然得到一笔庞大的钱财,他们自然会迷失,膨胀、自大,贪图享乐,用本来可以继续当做本金作为壮大财力的钱财,购买豪邸、添置侍女,热衷于享受,可当他们回头再看一眼雒城时,雒城已没有了他们存在的空间。

    注:其实来许多民间起义就败在这一点。一开始都做得不错,可几乎每次打到中场,起义军的领袖层开始学着他们本来要打倒的对象那样贪图享受,结果在下半场就彻底完蛋了。比方说太平天国。其实有很多起义,都输在下半场。为何?因为很多人只想着“推翻”,却没有去考虑“推翻后旧势力后该做什么”,这也就是所谓的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不得不说,当初那批人,几乎有九成绊倒在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