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0章:抵达华阴(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因为这条路,是他们赵氏先祖走过的路,是姬姓赵氏一族逐渐开始兴旺的荆棘之路。

    然而,赵弘润可没有这种感性。

    “冉滕、项离,叫士卒们在这座古城驻扎下来,你们二人负责指挥。”

    赵弘润唤来冉滕与项离两名千人将,对他们吩咐道。

    “是!”冉滕与项离抱拳领命,随即退下指挥驻扎事宜去了。

    他俩要负责的事务很多,比如说搭建兵帐、部署城防等等。

    这里所说的部署城防,可不是依赖眼前这座古城那几乎一推就倒的土墙,这种玩意在攻城战中纯属摆设,而冉滕与项离要做的,就是加固、修缮这些土墙,并且将一架架用船只运来的连弩部署上去——这才是最大的仰仗。

    事实上,城内是存在有房屋建筑的,只不过腐朽地很厉害,纵观整座古城,几乎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到处都是残墙断壁。

    全部推倒清理是不现实的,因为商水军士卒们没有那么多的工夫与精力,因此,他们在那些残墙断壁的基础上搭建帐篷,充分利用尚且坚固的房屋墙壁,虽说因此搭建起来的帐篷千奇百怪,但总算是赶在当日黄昏前搭建好了行军帐篷,不至于让两千两百多名士卒夜宿荒野。

    毕竟眼下已至初冬,天气早已逐渐变冷,而三川郡一带地势平坦,空气潮湿,因此寒风尤其厉害,若是在这里吹上一宿的冷风,哪怕是身体再强壮的战士,恐怕也吃不消。

    在士卒们忙碌的时候,宗卫们已经在古城中央最先搭建的帅帐前点起了篝火。

    不得不说,在三川郡境内,生一堆篝火是比较困难的事,因为这一带几乎没有什么森林,最多就是一些矮树,枝干又细又潮,若是没有经验的人,恐怕连一堆篝火都生不起来。

    好在这里有禄巴隆以及其部落的战士,这些可都是土生土长的三川人,寻找合适的柴薪点燃篝火,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轻车熟路。

    在禄巴隆的指导下,商水军士卒们很快地生起了一堆堆的篝火,随后,禄巴隆便带领大概三四百名商水军士卒,四处寻找水源。

    是的,寻找水源。

    别看三川草原上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水坑,仿佛水源十分充足的样子,可实际上,这片草地上的水,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不能食用的。

    因为那是不流动的死水,甚至于,有些水塘里还能捞起一些动物的尸骨,污染了原本可食用的水塘。

    而禄巴隆带领商水军士卒去寻找的,是那种流动的溪流,哪怕有些溪流看起来很小,仅仅只有一个手掌宽、两个指节浅,哪怕有些溪流在流入某个小水塘后,看似有些浑浊,但实际上,这些却是可食用的。

    不过这一些经验,除非是多年居住在三川草原上的羯族人、羱族人、羝族人,否则,一般人是很难分辨这一带的水源能否可以饮用。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是否可以饮用,并不是说某些水源有毒,确切地说,应该是存在病菌,甚至是疫菌,会让误饮的人发热生病,呕吐腹泻,然后过不了几日便一命呜呼。

    在禄巴隆负责去寻找可饮用水源的时候,临洮君魏忌已经参观了整座古城,回来后告诉赵弘润,这座古城,曾经可能存在着一个古县。

    对此,赵弘润一笑置之。

    大概半个多时辰后,禄巴隆便回来了,同行的商水军士卒们,分别拎着装满了水的木桶,在用纱布简单过滤后,便将木桶架在篝火上煮沸。

    这也是三川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三川草地上的水,哪怕是可饮用的水,也必须煮沸才可饮用。

    而在等待烧水煮饭的时候,宗卫长卫骄适时地将三川一带的地图拿了出来,铺在地上,赵弘润、临洮君魏忌、禄巴隆等人围坐在地上,分析当前的境况,并且对之后几日的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