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8章:入秋(二)(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少曲、野王两地连接战胜了韩国一支骑兵与步兵的组合,目前正率军北上,兵锋直指天门关。

    不得不说,韶虎的魏武军,是魏国目前在北疆战场上战果最卓著的军队,大梁朝廷与垂拱殿亦万分期待大将军韶虎能夺回天门关。

    而除了韶虎的魏武军外,战功居第二的,竟然是川雒联盟派来支援的骑兵,这支骑兵在河东郡的西部活动,给河东郡一带的韩**队展开骚扰。不夸张地说,内斗极为严重的北一军之所以还稳稳地守着安邑,除了有三卫军总统领李钲代为调度外,川雒骑兵功不可没。

    当然,这是北二军与北三军还未展现攻势时的形式。

    而待等八月下旬,南梁王赵元佐率领北二军抵达河东郡的东部地区,山阳一带的形式顿时改变。

    曾几何时,赵弘润觉得自己用兵的方式已经足够大胆,可是看了南梁王赵元佐攻打的地方,他忽然发现,这位三伯的胆魄比他更甚一筹。

    谁能想到,就在韩**队分别对山阳、沬邑展开两头攻势的时候,南梁王赵元佐率军直驱韩国邯郸郡西南地区的中牟,出人意料地用五万大军围住了该城,吓得韩国立马调兵支援中牟。

    然而,南梁王赵元佐仅仅只是在中牟虚晃一招,只是露了个面就从中牟撤离,从旁偷袭了正在攻打沬邑的韩军,配合南燕军,重创了一支韩**队。

    可就当韩国邯郸军调集大军直逼沬邑时,却发现南梁王赵元佐已经绕了一个圈子,攻克了中牟北面一座防备不足的城池临虑,逼得韩军只好再次从沬邑抽调军队,堵死南梁王赵元佲向北挥军的道路。

    对于南梁王赵元佐所用的战术,赵弘润心中多少有数,那即是所谓的奔袭——即让士卒只携带数日口粮,日夜兼程赶到某个地方,对该地展开攻势。

    若能攻克该地,则视己方的军势,要么驻守,要么放火烧掉城池,迅速撤走,不给敌军卷土重来的机会;倘若偷袭失败,也不强硬攻城,迅速撤走。

    总之,就是到处寻找敌方的薄弱地带攻打,消耗其兵力,并且不给敌方反击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一般要使用这种战术,就必须对当前的战略局势烂熟于心,能够像读心术般“读懂”敌军的兵力部署,说白了需要非常敏锐的战场直觉与卓越的眼光,不是一般将领能使用的战术。

    但反过来说,这招战术的局限性也很大,尤其是对面像韩国这种拥有大量骑兵的国家。

    毕竟步兵跑得再快,也没有骑兵的速度快。

    这不,只是十几日工夫,南梁王赵元佐的北二军就被韩国的骑兵逮到了尾巴,然而结果,却是北二军在临虑西边的太行山伏击了韩国的骑兵,取得了太行大捷。

    这让赵弘润不得不佩服那位三伯对于战况的精准把握,就仿佛是鸟瞰全局似的,紧盯着韩**队的一举一动。

    而相比较北二军,天水魏氏将领姜鄙所率领的北三军,尽管战功目前并不如南梁王赵元佐,但是进兵的势头却很凶猛。

    记得前一阵子,魏国部署在武遂的军队与占据着王峘的韩军僵持不下,纵使是三卫军总统领李钲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攻克王峘。

    可是姜鄙到了武遂后,就率领北三军强行攻克了王峘。

    当然,这只是因为部署在王峘的韩军兵力不如北三军的关系,并不能证明姜鄙的韬略或者勇猛,但是随后,姜鄙率军抵达曲沃,一战投入所有兵力,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

    到最后,就连他自己亦亲自上阵,冒着箭雨当场斩杀了那支韩**队的主将,可谓是一战扬名。

    在那之后的几次战事,姜鄙所表现出来的勇猛,就连韩军都感到忌惮——连试探都没有,一开打就死磕,要么你死、要么我死,这种疯子谁受得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