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6章:战前备课『加更19/33』(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年临洮君魏忌在陇西时的心腹爱将。

    于是乎,今日四个人外加宗卫长卫骄,就钻在书房里研究击败秦国军队的战术。

    当然了,在研究战术之前,临洮君魏忌自然要向赵弘润介绍一番秦国军队的概况。

    事实上,像秦国的铁鹰军、黥面军,繇诸君赵胜前一阵子就跟赵弘润讲述过,只不过,繇诸君赵胜所了解的秦军概况,终归不如临洮君魏忌详细。

    毕竟临洮君魏忌以及姜鄙,那可是亲自在前线领兵与秦军交战的将帅。

    据临洮君魏忌所言,秦国的正规军,主要以戈盾兵为主,即左手持盾、右手持长戈的步兵。

    在讲述的时候,临洮君魏忌还画了一幅戈盾兵的图,虽说画工不咋样,但大抵可以瞧出几分端倪。

    通过观察,赵弘润发现秦国戈盾兵的盾牌,与他魏国军制盾牌一样是方盾,但是最起码大上一圈,士卒将盾牌垂直放在地上,盾牌高度居然到该名士卒的肩膀。

    起初赵弘润还以为是临洮君魏忌的画工问题,询问后才知道,的确就是这样。

    这简直不可思议!

    这么大的盾牌,重量可想而知,再加上沉重的铠甲,难道秦国人各个都是大力士?

    后来经过临洮君魏忌的解释,赵弘润这才知道,原来,这盾牌固然是沉重的青铜盾不假,但秦国戈盾兵身上的铠甲却很轻,绝大多数都是牛皮所制的皮甲。

    因此总得来说,秦国戈盾兵的负重,不会比魏国的刀盾兵高到哪里去。

    再者,秦人普遍高大,臂力强劲,因此,使用这种沉重的青铜盾,并不会影响士卒在战场上的实力。

    更要紧的是,秦国的戈盾兵,一般采用步步为营的战术推进,通过推进挤压敌军在战场上的空间,搅乱敌方的阵型,可不会像魏国的刀盾兵那样冲锋——那是秦国长戈兵的责任。

    “弓弩无法射穿这种青铜盾么?”赵弘润询问临洮君魏忌道。

    临洮君魏忌摇了摇头,一边比划一边讲解道:“秦国的戈盾兵,有一套对付远弓的战术……以大概十人左右组成方阵,四个方向各两面盾牌,头顶两面盾牌,纵使万箭齐射,亦毫发无损。……至于弩,我们尝试过,无法射穿秦军的盾牌。”

    “那是你们的弩。”赵弘润拿着那张图又瞧了两眼,随即就将其丢弃在桌上。

    在他看来,倘若秦国的军队胆敢用这种缓慢推进的战术来对付他魏国的军队,那纯粹就是找死。

    要知道,魏国冶造局的连弩,连本国两年前锻造的军制铁盾都能洞穿,射穿秦国的青铜盾,根本不在话下。

    更要紧的是,连弩的射程,虽说在赵弘润看来属于中距离,但怎么说也有一两百丈,按照秦国戈盾兵这种蜗牛似的推进战术,恐怕还未靠近连弩,就早已都被射死了。

    “这姑且算是重步兵吧……还有呢?”

    “除此之外,秦国的正军也就是长戈兵、弩兵、战车兵这几种了。”临洮君魏忌说道。

    长戈兵没啥好解释的,在赵弘润看来,纯粹就是秦国正规军中的炮灰,至于弩兵嘛,他也不怕,毕竟秦弩的射程未必有魏弩那么远,再加上魏兵的甲胄设计对飞矢有一定的规避,除非非常近的距离,或者干脆射中要害,否则,秦国的弩兵很难对魏兵造成什么威胁。

    相比之下,还是战车队的威胁较大。

    想了想,赵弘润问道:“秦国的战车队,一般采取什么战术?单独投入使用,还是配合步兵?”

    “一般会配合戈盾兵行动,只有在趁胜追击的时候,才会单独行动。”临洮君魏忌解释道。

    ……最麻烦的状况。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

    不可否认,赵弘润的确轻视战车,毕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