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0章:另一个线索(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尘封起来。

    “可否详细叙说一下?”赵弘润问道。

    见此,唐铮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却见大理寺卿正徐荣在旁朝着唐铮拱了拱手,歉意地说道:“在此之前,先容老夫向唐大人道声歉。”

    瞧见这一幕,别说刑部左侍郎唐铮感到莫名其妙,就连赵弘润也有些糊涂。最终,还是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出面解释了一番,解了二人的疑惑。

    原来,昨晚在与赵弘润分别之后,徐荣曾请刑部左侍郎唐铮,在次日去刑部本署的藏库查一查王龄、马祁、苏历等人的案宗。

    可是实际上呢,在半夜的时候,徐荣就已经叫少卿杨愈去查了一次,确实找到了王龄、马祁、苏历等人的案宗,只不过杨愈遵照徐荣的嘱咐,在验证过后并没有取走,而是仍旧将那些案宗摆放在原来的位置。

    显然,徐荣是打算用这些案宗测试一下唐铮。

    “……老夫当时是这样想的,倘若果真能在刑部本署的藏库找到王龄等人的案宗,那就表示,凶手并不希望这些东西被我等看到,更不希望那些案宗受到我等的关注……既然如此,若是凶手的同党,十有**会将那些案宗藏匿起来……”说到这里,徐荣再次朝着刑部左侍郎唐铮拱了拱手,歉意地说道:“总之,贸然怀疑唐大人,老夫深感歉意。”

    “呃……徐大人言重了。”刑部左侍郎摆了摆手,脸上表情显得有些哭笑不得,他苦笑着说道:“下官还真没想到,徐大人曾怀疑过下官。”

    说到这里,他见徐荣仿佛要再次开口道歉,连忙又压低声音严肃地说道:“但是,徐大人的怀疑并没有错,我刑部本署,的确有内贼……”

    这话听得屋内众人一愣,唯独徐荣眼中闪过几丝惊讶之色,压低声音问道:“唐大人莫不是查到了什么?”

    “不错。”唐铮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今日,下官在我刑部本署的藏库内找到了王龄等人的案宗,下官便感觉情况不对。因为肃王殿下曾说过,王龄乃是周尚书的旧友,周尚书一直不肯结案,又怎么会将王龄等人的案宗放归我刑部本署的藏库,将其封存?……既然并非是周尚书,那就只可能是此案的凶党。”

    深吸一口气,唐铮接着说道:“因此,唐某当即查证,查证后方才得知,在六月十五日,即六月十四日周尚书失踪的次日,我刑部有三位官员,曾出入周尚书的尚书班房,并且在屋内稍候了片刻。……这三人分别是『督捕司总捕头尉迟方』、『律例司司侍郎谭公培』,以及『赃罚库郎官余谚』。”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几分森然之色,双目微眯地补充道:“在此之后,下官迅前往藏库,查阅了出入藏库的记录薄,却未曾现六月十五日、十六日这两日,有什么人出入过……”

    赵弘润与徐荣、褚书礼对视一眼,心中有些骇然。

    倘若唐铮所言不虚,那就意味着有人趁着工作之便,将王龄等人的案宗放到了刑部本署的藏库。

    而唐铮所举例的三个人名中,『赃罚库郎官余谚』的嫌疑最大。

    只是……

    刑部的郎官,竟也会是凶党之一?

    这岂不意味着,凶党的潜伏势力远众人的想象?

    与在场的众人对视一眼,徐荣沉声问道:“这三位大人现下身在何处?”

    “已被下官请禁卫军看押在周尚书的尚书班房。”唐铮拱手说道:“为了免除他们三人的怀疑,下官还拘禁了另外几位官员。”

    “好。”徐荣点了点头。

    而与此同时,在刑部本署内的尚书班房内,几位司侍郎以及郎官,或站、或坐,在房间里议论纷纷。

    “侍郎大人,不知唐左侍郎将我等召集至此,所为何事?”

    几名郎官围在刑部右侍郎单一鸣身边,询问着究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