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5章:恰遇奇案(二)(第2/3页)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魏天子外,唯一一个可以随时调动兵卫、禁卫、郎卫这三支军队的人。

    除他以外,就算是赵弘润,也只能在紧急情况下,凭肃王令调动一部分禁卫以及兵卫,但郎卫却是他无法调动的。

    赵弘润作为魏天子如今最器重的儿子姑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他人。

    “李大将军的旧部,怎么会外调到蒲阳县担任县令呢?”赵弘润不解地看向周焉。

    只可惜,周焉对于这件事亦不甚明了,摇摇头说道:“周某与马祁接触不多,并不清楚这件事,不过我曾听人说,马祁嫉恶如仇、性情刚烈,因此怎么想,都不认为他会养寇自重,更别说,教唆那伙贼人进犯卫境……”

    “……”赵弘润默然不语,只是低头看着案宗。

    因为案宗中写得清清楚楚:蒲阳县县令马祁见错杀了『峘侯』卫成的幼子后,亦大惊失色,因怕引起魏、卫两国的矛盾,毅然自刎赔出性命给『峘侯』卫成。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养贼自重?

    问题这件事之后,马祁的长子马兴就与府里几个身强力壮的家丁不知所踪了,而没过多久,『峘侯』卫成在城外安葬幼子的时候,就遭到了一伙贼人的袭击。

    『峘侯』卫成当场被杀,而袭击他队伍的贼人,亦遭到『峘侯』卫成的亲卫的追杀。

    那些贼人是尸中,就有蒲阳县县令马祁的长子马兴。

    事后,『峘侯』世子卫菁派人将魏国大梁哭诉此事,刑部遂带人前往蒲阳县。

    可问题是,蒲阳县县令马祁与其长子马兴,还有『峘侯』卫成,这三个当时人都死了,线索都断了,这还查个屁啊。

    总而言之,又是一个无头案。

    “近几个月,『峘侯』世子卫菁一直派人过来催促,叫我刑部将罪犯绳之于法,可蒲阳县县令马祁与其长子已死,根本无从查起,周某也只好拖着……”说着,周焉叹了口气,苦笑道:“这件事,礼部已派人过去安抚,只是『峘侯』世子卫菁不依不饶,定要叫马氏一门赔死,总之……这件事棘手地很呐!”

    “……”赵弘润眉头深皱,转而看向摆在书桌上的另外几宗案例。

    他这才现,这几宗案例皆是断了线索的无头案,不过受害者——确切地说案宗的记载对象,他们皆是朝廷的官员。

    有的在地方任职,有的则是大梁的京官;有的是犯了莫名其妙的罪,有的则是匪夷所思地遭到了贼人的杀害。

    除此以外,生的日期不定,地点不定,几乎都是在短短几日内就家破人亡,并且事后无迹可寻。

    除此之外,这些案例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仿佛整件事都说得通,好似有人故意给刑部留下了足以交差的“答案”,但是仔细想想,这些“答案”却经不起推敲,着实蹊跷。

    当赵弘润将自己的判断告诉了刑部尚书周焉后,周焉脸上亦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

    但是具体的,赵弘润却帮不上忙了,毕竟这些案例都是无头案,要追查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周焉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半响后勉强笑道:“耽误了殿下您的工夫,实在过意不去,时候也不早了,殿下且先到大理寺提人吧。”

    “哪里哪里,是本王没帮上什么才是。”赵弘润稍微有些尴尬,毕竟他也看得出来,眼前这位刑部尚书,是因为看得起他的聪颖,因此才破例将这些案宗出示给他看。

    而眼下赵弘润没帮上什么忙,心中难免有种愧对别人信任的惭愧感。”

    “既然如此,本王就先告辞了……”

    “肃王殿下慢走。”

    将赵弘润送出了本署,刑部尚书周焉又回到屋内,坐在书桌后继续审视着桌上这些无头案例,口中喃喃自语:“依肃王殿下的聪颖,都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